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级甲等

介绍: (一)发展历程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已开展放射治疗,随着1964年3月中山医学院华南肿瘤医院建院,学院以中山医学院附属一、二院放射工作人员为班底组成了肿瘤医院放射科。放射科分放射诊断和放射治疗两个组,由我国著名放射学家、首任院长谢志光教授兼任科主任,放射治疗组由梁培根负责,半年后正式成立放射治疗科,开始放射治疗的临床和科研工作。科室成立之...   展开>>

介绍: (一)发展历程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已开展放射治疗,随着1964年3月中山医学院华南肿瘤医院建院,学院以中山医学院附属一、二院放射工作人员为班底组成了肿瘤医院放射科。放射科分放射诊断和放射治疗两个组,由我国著名放射学家、首任院长谢志光教授兼任科主任,放射治疗组由梁培根负责,半年后正式成立放射治疗科,开始放射治疗的临床和科研工作。科室成立之初,未设病房,病人以门诊治疗为主。放射治疗设备只有1台浅层X线机、2台深部X线机,1台60Co机。继后增添了一个镭库和一台137Cs机。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放疗科才从头颈科分出5张病床,由放疗医生单独管理。当时放射治疗以60Co机为主,实施等距离照射治疗技术,鼻咽癌治疗水平位列全国前茅。在谢志光、李振权、潘国英和梁培根教授等人带领下,科室提出了鼻咽癌临床分型,制订了射野规范,探索照射剂量以及低能照射的分段治疗模式,同时开展了放射生物和放射物理的研究。1974年,遵循谢志光提出的分段放疗和筛孔治疗,潘国英总结了鼻咽癌分段放疗的研究成果,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潘国英在意大利佛罗伦斯举行的第11届国际肿瘤会议上作了相关报告。1981~1982年,潘国英参与主编了我国第一部放射治疗教科书---《放射肿瘤学》。改革开放后,医院规模日益扩大,新设备逐渐引进,放射治疗进入到高能时代,从等距离照射发展到等中心治疗,依靠X线模拟机和二维TPS,完成了规范的二维放射治疗,并依靠CT等影像学进展,进一步开展了鼻咽癌临床生物学的研究。1980年医院购置一台法国产、具有电子线和高能X线的直线加速器,并配置了X线模拟机,开展了高能X线的治疗,成为华南地区最早应用高能放疗的一所医院。1983年又引进Buchler后装治疗机。1980年开始,放疗科设置了80张简易病床,1984年设正式病区收治住院病人。病区分成住院病区、东区和西区三个区,其中东区和西区负责收治门诊病人。此时科室又成立了放射物理组、近距离放射治疗组和放射设备维修组,放射治疗科已具相当规模。1994年,放疗科分成放疗病区和放疗门诊两部分,实行统一管理。以张恩罴、钱剑扬为代表的专家,提出了鼻咽癌新分期的建议,促成了92’分期的制订,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鼻咽癌放射治疗的研究,从连续靶区的新概念出发,开展了不规则面颈联合野设计和剂量学研究,从而为第三阶段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射治疗奠定了基础。随着大量设备引进,科室建立起放射物理及放射生物平台,率先在全国实施了放疗的QA、QC制度,制订了一套放射治疗规范。1997年,张恩罴等发表了《制订新的鼻咽癌外照射规范的建议》,开始在放疗科推广使用低熔点挡铅不规则野等中心照射,并实施鼻咽癌单病种规范治疗,有效地提高了鼻咽癌患者局控率,降低了严重后遗症的发生。1997~1999年,受卫生部委托,张恩罴主持举办了“鼻咽癌放射治疗技术新进展”学习班。1998年,崔念基在第七届全国鼻咽癌会议(广州)上作《规范鼻咽癌外照射的新建议》报告。1998年,张恩罴、崔念基等将单病种规范治疗从鼻咽癌推广到放疗科各常见病种,为患者系统、合理接受放射治疗提供了依据。在此期间,放疗科病床数也稳定在80张左右。1998年6月~2002年6月,为配合中心医疗科研大楼的建设,放疗病房曾临时迁往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02年6月中心新大楼启用,放疗科病房回迁,并根据学科发展设立了鼻咽、头颈和胸腹盆三个病区,共设床位138张。1999年以来,中心大力创造条件,加快放疗科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购进了大批先进的设备:如立体定向放疗系统(1999年)、三维适形放疗系统(1999年)、CT模拟定位系统(1999年)、适形调强放疗(2000年)、荷兰核通后装治疗系统(2005年)和四维放疗系统(2006年)。科室依托年轻一代医务人员,更新了治疗观念,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射治疗,临床上实行放化综合治疗为主,使放疗科整体实力跻身于全国前列。2009年,亚洲最大的放疗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地下放疗中心正式落成,同年12月21日起开始收治病人。新落成的放疗中心建筑面积8942平方米,共有7台直线加速器、2台CT模拟机、3台核通模拟机。这是放疗科学科建设的一个新的平台,也是学科发展新时代的开端。3DCRT、IMRT、VMAT、IGRT、SBRT、呼吸门控技术相继开始临床使用。2014年,TOMO治疗机正式投入使用。近年来,科室致力于提高精确放疗(VMAT和IGRT)的比例,至2014年底,放疗科精确放疗比例突破92%。在管理方面,科室进行了一场医生工作流程的“改革”——放疗科预约新流程开始实施。流程改革的目标是:优化流程,确保质量;挖掘资源,提高效率;平等服务,减少投诉。这一流程的实施彻底消除了多年来放疗科“放疗流程不完善,放疗排期不科学,机器负荷不均匀”的弊端。2014年,涉及医嘱、收费、电子病历等多项功能的放射治疗信息整合平台(Mosaiq Integrate Platform, MIP)正式上线,进一步深度优化了放疗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放疗科模拟机组还创建了省青年文明号,通过营造干净整洁、温馨恬静的就医环境、实施规范化、人性化的管理等各种手段,给病人提供了周到细致的高质服务。2015年5月25日,国内首台Versa HD开始收治首例患者,至此全部12台直线加速器全部投入使用,每日可接收800多例患者放射治疗,年收治癌症患者总数将突破8000例,并且全部设备均可实施调强放射治疗,其中包括Tomo及SBRT。另外,磁共振模拟定位机——MR-SIM正在安装,有望年内投入使用。技术和设备的更新促进了放疗科的巨大发展,截至2015年6月全科共设有3个放疗病区及1个门诊治疗区,拥有病床201张,是华南地区乃至全国、亚洲规模最大的放射治疗中心。现有医务人员共285名(含退休返聘人员3名),其中正高级职称19名、副高级职称30人、中级及初级职称者233名。(二)医疗1964年建院以来,作为全国建立较早、规模较大的放疗科之一,一直超负荷承担着为肿瘤患者实施放疗的繁重工作。从建科之初的X线治疗机加60Co机到现在多部高能直线加速器和各种放疗配套设备,放疗科的医疗技术力量已日渐雄厚。放疗科设有肿瘤临床放射治疗学,放射物理学及放射生物学三个专业组。临床治疗组除外照射外,还包括近距离治疗以及热疗两个特殊的治疗室。鼻咽癌的放疗在全国及东南亚有着很高的声誉,科室每年治疗鼻咽癌病例约3,000余例,占广东省鼻咽癌治疗的二分之一。放疗科率先在国内大范围使用等中心放疗技术和不规则野低熔点挡铅技术,现已应用于全身多种肿瘤的放射治疗。放射物理水平在国内领先,放疗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制度完善,放疗新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保障了临床治疗的准确顺利进行。放射生物学在鼻咽癌的放射敏感性研究方面作了大量的创新研究。2002年及2007年,放疗科连续被评为广东省医学重点专科。2007年12月,放疗科获得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资助,填补了医院空白。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放疗科不断开拓创新,规范了常见病种的放射治疗原则,积极引进新技术,开展了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立体放射治疗(X刀)和CT模拟定位等现代精确放射治疗技术,使科室的医疗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步入21世纪后,放疗科紧跟时代步伐,引进4D-CRT和利用PET-CT进行放疗生物靶区确定等先进技术理念,使患者获得了最好的治疗。科室现有一个门诊治疗区和三个住院病区(放疗一区:鼻咽癌;放疗二区:头颈肿瘤;放疗三区:胸、腹、盆腔肿瘤),2014年放疗病人7710人次,包括全身各种恶性肿瘤,其中鼻咽癌病人占40%左右。常见的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鼻咽癌的放射治疗疗效更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放化综合治疗五年生存率已达80%左右,早期病例更达90%以上。后装治疗自1983年开始应用于临床,制定了华南地区鼻咽癌和妇科肿瘤的后装治疗常规。近年来,放疗科中青年骨干力量在常见肿瘤的综合治疗方面开展了大量创新研究。如鼻咽癌的综合治疗和精确治疗,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三维适形放疗,鼻咽癌的MR分期,中晚期鼻咽癌的放化综合治疗,基于生物靶区的脑胶质瘤放射治疗,食管癌的同期放化综合治疗,肝癌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4D-CT的研究,肺癌的4D适形放疗和同期放化疗,乳腺癌的三维适形放疗,鼻咽癌的临床分型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直肠癌的术前放疗,放射增敏剂的临床研究等。放疗科一直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放射治疗中心,许多省外及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慕名来放疗科求治。科室现有主要的硬件、软件设备有:直线加速器12台(包括TOMO治疗机1台、Versa HD 1台),模拟定位机6台(2台CT模拟机,1台MR模拟机,3台常规X线模拟机),放疗计划系统包括eclipse、monaco、pinnacle、iPlan及oncentre等多套,并有放疗计划系统医生工作站75台,以及放疗网络系统mosaiq及整合平台MIP等。(三)教学放疗科在担负中山大学医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的同时,不断发展和加强教学工作,现已成为华南地区放射肿瘤学临床教学中心,是广东省卫生厅核定的放射肿瘤学人员规范培训基地。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硕士导师14名,累计已招收硕士研究生185名,已获硕士学位144名;现有博士导师6名(卢泰祥、刘孟忠、夏云飞、马骏、邓小武、孙颖等),单独或共同培养博士生61名,培养八年制博士6人,已获博士学位34名。1999年成立中山医科大学放射肿瘤学教研室,教研室主任崔念基,副主任卢泰祥、梁碧玲(中山大学附属二院)。现任教研室主任夏云飞、副主任邓小武、黄晓延、孙颖、高远红和刘慧。放疗科承担了中山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的《临床肿瘤学》教学任务,每年授课约30学时,并完成本科生和八年制研究生放射治疗的临床见习教学。2012年起,开设了放射肿瘤学硕士、博士专业课程《放射治疗学基础》(4学分),每年授课80学时。从1980年开始,放疗科每年招收一期一年制进修班,理论课以科室编撰的《放射肿瘤学》及《实用临床放射肿瘤学》为教材,每期授课约120学时。目前,每期招收1年制进修学员40人、半年期学员35人,并不限名额接受全国各地短期进修学员。2002年以来,共接收并培养进修生763名。放疗科多次顺利举办了放射治疗新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并定期举办有关放射治疗的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2015年5月30日放疗科成功举办第一届广州放射肿瘤论坛,该论坛将成为放疗科对外宣传与合作交流的名片,并将打造成国内放疗学术界的品牌之一。除完成中山大学的教学任务外,放疗科积极参与校外办学。2007年起与香港理工大学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合作培养香港的放射技师,同时香港理工大学也每年免费为放疗科提供一定名额的放射治疗师到香港接受培训。2012年开始,“港澳高校学生内地实习资助计划项目”获得了教育部的立项并拨专项资金资助。另外,放疗科积极参与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医学生物工程系医学物理(放疗技师)方向教学,放疗科是其主要教学与培训基地,并多名教授受聘为该学院的特聘教授(夏云飞、陈立新、林承光、伍建华),目前已培养三届毕业生。 2014年放疗科获批全国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放射肿瘤科专业基地(编码:320-2500),并于2015年面向全国招收第一届放射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27名。(四)科研早在二十世纪70年代,广东省就建立了鼻咽癌防治基地,放疗科医务人员参与了四会、中山等鼻咽癌高发区的人群筛查研究,并因治疗方面的成就多次获得科技奖项。2002年,科室成立放射生物研究室,重点着眼于鼻咽癌的放射敏感性分子水平的研究。科室人员主编专著5部:《放射治疗学》、《近距离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实用鼻咽癌放射治疗学》、《实用临床放射肿瘤学》和《常见恶性肿瘤放疗治疗手册》,参编著作27部,多位专家担任着该专业各类核心杂志常务编委。自2002年以来,共获得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141项共5311.5万元的基金资助,发表学术论文共648篇,其中258篇被SCI收录。至2014  收起>>

专家列表

      • 主任医师
      • 副主任医师
      • 主治医师
        科室 时段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暂无出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