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专题推荐: 老年疾病 生活技巧 家居用品 装修建材 家用电器 家庭药箱 外出旅游 局部减肥 心理疾病 眼眉整形 水果健康 美食做法 食材大全 小吃做法 食疗功效 饮食知识 |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在外安全尤为关注,为了能与孩子保持联系,大部分家长都给孩子配备了手机。配手机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沟通,让家长及时掌握孩子的去向,减少担心。然而,随之出现的一些负面效应也应引起关注。
手机的青少年使用者已经扩大到10~26岁的阶层,使用者的低龄化趋势越发明显。
记者在哈市的几所大学和中小学做过调查,大学中手机普及率已经高达90%以上,而中学中有一个班级50%以上的学生配有手机或小灵通。小学生使用小灵通、手机也不新鲜。虽然在中小学很多学校都发出了“禁机令”,但似乎收效甚微,据哈市某高中校长介绍,该校只能做到让学生不在上课期间玩手机。
记者在黑龙江大学校园内随机找到一个学生,他最近三个月的发送短信清单显示:9月份212条,10月份250条,11月份发了135条,平均一天发7条短信。据了解,每天收发短信最多达到四五十条的同学大有人在。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徐林实认为,未成年孩子的自制能力差,对手机容易产生依赖性。过长时间利用手机通话和发短信,费用花销尚且不讲,更主要的是容易使孩子性格孤僻,造成社交心理障碍。此外,同学间的攀比现象严重,对孩子也会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