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专题推荐: 感冒 肺结核 前列腺炎 颈椎病 便秘 痔疮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压 冠心病 中风 糖尿病 痛风 老年痴呆 癫痫 阴道炎 乳腺增生 无痛人流 牛皮癣 白癜风 淋病 肿瘤 |
3、偏方验方:(1)溻痒方:鹤虱30g,苦参15g,威灵仙15g,当归尾15g,蛇床子15g,狼毒15g,水煎熏洗或坐浴。每日1次。(2)苦参汤: 苦参60g,蛇床子30g,金银花30g,菊花60g,黄柏15g,地肤子15g,石菖蒲10g 。水煎去渣,临用前加猪胆汁4~5滴,熏洗,每日1次。(3)银杏散:轻粉、雄黄、杏仁、苦参、水银(铅制)各3g,共研细末,调匀,每次1g以枣肉和为丸,以纱布包裹,外用长线扎紧,将药塞入阴道内,线头留在外边,每日换药1次。(4)冲洗方:蛇床子30g,地肤子15g,苦参30g,川椒9g,白矾30g,水煎后冲洗阴道,每日1 次。(5)蛇床子洗剂:蛇床子30g,贯众30g,秦皮30g,乌梅10g,明矾30g,水煎熏洗,每日1次。
用法:本方水煎服,连服30天为1疗程。
(2)肝肾不足:肝肾不足证的生殖器滴虫病主要症状为外阴及阴道内瘙痒不堪,白带量少色白,外阴皮肤肥厚,色紫褐或灰白,常伴有心烦寐少,头昏眼花,月经紊乱,舌质红、舌苔少。这是由于湿热之邪日久伤及肝肾,致使肝肾不足,湿热内蕴,正虚邪恋,病情呈虚实夹杂之候。治疗宜滋补肝肾,清热除湿。常用方药为六味地黄汤加减。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20天为1疗程。
(1)湿热生虫: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外阴或阴中瘙痒或奇痒难忍,白带量多,呈灰黄色或脓样,有腥臭味,可伴有尿频、尿急、尿道灼痛。在医院作妇科检查发现阴道或子宫颈粘膜有充血或散在出血点。这是由于湿热生虫,化腐化毒,与人体气血相搏出现的。治疗宜清热除湿,杀虫止痒。常用药物为龙胆泻肝汤加减:
2、中医治疗:湿热生虫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故中医治疗主要针对湿热生虫证治疗,但是湿热伤人日久,可以损伤人体肝肾之阴,所以在后期的治疗中,要特别注意滋补肝肾,兼以清热除湿。中医把本病分为两型辨证施治,即湿热生虫证和肝肾不足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