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疾病 男科疾病 泌尿外科 妇科 产科 不孕不育 儿科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科 耳鼻喉 皮肤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专题推荐: 感冒 肺结核 前列腺炎 颈椎病 便秘 痔疮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压 冠心病 中风 糖尿病 痛风 老年痴呆 癫痫 阴道炎 乳腺增生 无痛人流 牛皮癣 白癜风 淋病 肿瘤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多囊卵巢 >>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症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症


www.cnkang.com  2011-6-6  互联网    
核心提示: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症   5.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等家族遗传病史者,均应及早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4.坚持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调节情志,放松……
  5.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等家族遗传病史者,均应及早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4.坚持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3.调节情志,放松心情,减轻压力,保持良好心态。
  2.改善饮食结构,多吃水果蔬菜,限制高糖高脂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
  1.控制体重,加强锻炼,避免脂肪堆积。
  四、预防与调护:
  ③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属中医月经过少、闭经及不孕症等范畴。其病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肾中精气不足关系最为密切,它涉及机体上中下三焦及肝脾肾三脏。其病情复杂,体虚而标实,治疗常难以短期凑效,若中西医结合治疗,则能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专家对此病的临床研究认为,以中医药分型治疗、周期疗法,配合西药对症治疗,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②手术治疗:如腹腔镜穿刺打孔,术后易粘连,内分泌紊乱难以解决。
  ①西医治疗:降低雄激素及改善降胰岛素抵抗,诱发排卵,但停药后易复发,药物依从性差。
  ①调整月经周期,防止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和癌变;②降低雄激素及改善胰岛素抵抗;③促进生育(药物促排卵或助孕技术);④治疗多毛与痤疮;⑤预防远期并发症;2、治疗方法:
  1、对青春期患者,应以调节神经、内分泌、代谢异常或降低雄激素为主;对要求生育者,应在调整机体功能失调的基础上,以促排卵受孕为主;对已生育者则以调整卵巢及神经、内分泌功能为主。
  三、治疗原则:
  2、激素改变:雄激素水平升高、LH/FSH比率≥2-3,胰岛素抵抗。
  1、B超征象:双侧卵巢均匀性增大、回声增强、卵巢多囊性变。
  二、病理特征:
  3、肥胖、多毛、痤疮、皮肤脂溢或脱发等男性化体征以及黑棘皮症。
  2、不孕或流产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约1/3基础体温单相,且婚久不孕,或妊娠后易流产
  1、月经失调:多数为月经错后、稀少或继发闭经,少数表现为月经紊乱、量多或月经频至。
  一、主要临床表现:
  近年来,临床上发现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症在青春期的高中生、大学生中发病率明显上升。其病因与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尤其是激素变化、发育亢进、胰岛素抵抗等关系密切。此外,相当部分的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症存在父女、母女遗传倾向。环境因素,如学业或就业压力、精神紧张、营养过剩等因素,也容易导致卵巢功能失调。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多态性的内分泌失调综合征,以雄性激素过多或持续无排卵为临床主要特征。据资料显示: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年龄高峰在20-40岁之间,在世界范围内育龄妇女中的发病率为5%-10%,其中约70%伴有不孕症。此病在闭经妇女中占26%,月经稀发占87%,无排卵占57%。

  在临床上,我们碰到不少青春期女性常因月经紊乱、月经稀发、经量过少甚至闭经来院就诊,经检查诊断为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症。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