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专题推荐: 感冒 肺结核 前列腺炎 颈椎病 便秘 痔疮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压 冠心病 中风 糖尿病 痛风 老年痴呆 癫痫 阴道炎 乳腺增生 无痛人流 牛皮癣 白癜风 淋病 肿瘤 |
产褥期乳腺炎常发生于第一次分娩后,根据病变发展过程分以下两种类型:瘀积性乳腺炎和化脓性乳腺炎。
临床表现
(一)瘀积性乳腺炎:发生于产褥初期(常在产后1周左右)。由于初产妇缺乏喂哺乳儿经验,易致乳汁郁结,未按时排空所致。患者感双乳不等程度的胀痛,并有中等度体温升高(38.5℃左右)。检查乳房胀满,表面微红(充血),压痛,但经吸出乳汁后,症状多能消失,故一般不认为是真正的乳腺炎。但,如不及时处理,或乳头较小,被新生儿用力吮破,滞留乳汗汁可为化脓性细菌所污染。因此,须将多余乳汗排空,并注意乳头清洁。
(二)化脓性乳腺炎:多由于葡萄球菌或链球菌通过破裂的乳头感染所致。如前所述,产后乳汁瘀积,如不及时排空,易致感染。细菌侵入乳腺管后,继续向实质部侵犯,则可形成各种类型的化脓性乳腺炎。
1.炎症扩散至表浅淋巴管,导致丹毒样淋巴管炎。患者突发高热,往往伴有寒战,乳房触痛,局部皮肤出现红点或红线,为此型特征。
2.炎症局限于乳晕部结缔组织,形成乳晕下脓肿。
3.感染沿着淋巴管扩散到乳腺间质内,可自表面至基底,横贯乳房组织。由于结缔组织化脓而形成间质部脓肿。此种脓肿可局限于单一乳腺小叶,亦可扩散至大部乳腺。
4.感染迅速扩散,深达位于乳房基底部与胸大肌之间的乳房后疏松结缔组织,形成乳房后脓肿。
炎症或脓肿所在部位,均表现红肿及压痛。脓肿部按之有波动感,必要时可行试验穿刺,抽出脓液送作细菌学检查,并作药物敏感试验,以供选择抗生素时参考。
治疗须按炎症情况而定。一般在有乳头皲裂时,应停止喂哺,局部用3%硼酸液清洁后,涂以鱼肝油铋剂或复方安息香酸酊;如无乳头皲裂,在乳腺炎初期仍可哺乳。如有乳汁瘀积,可局部轻柔按摩或用木梳的背缘轻轻向乳头方向梳通,局部冷敷。炎症明显明,应停止哺乳,吸出乳汁,用绷带托起乳房,局部热敷,并用 0.25%普鲁卡因60ml内加青霉素40万U,作乳房后组织内封闭注射,每日1次,同时口服或肌注抗生素。
已形成脓肿者,由于乳房解剖结构的独特,破坏乳房组织的程度较之表面体检的结果要严重得多。病情较重者,宜在手术室在全麻下切开引流。切口应考虑美容及防止切伤乳腺管。乳房后脓肿或乳房下侧的深部脓肿,应在乳房底线上作弧形切口,手指深入脓腔,破坏许多小腔的隔膜,使之贯通一起,脓液作细菌培养,置入一胶管或橡皮条引流,或紧填无菌凡士林纱条,覆无菌敷料,加压包扎,以减少伤口渗血,二三天后取出引流条更换敷料,并继续抗生素治疗7~10天。
乳腺炎的治疗方法一:
1、暂停喂奶,用吸奶器或手挤出奶汁,避免奶汁残存引起新的感染。
2、可采取有效的验方进行治疗。这方面的验方在民间流传的较多,有些有效,有些则缺乏科学道理,如果不慎,其采用的验方无效,就会贻误病人。这里介绍几个经过临床实验疗效较好的验方,可供使用。
3、干蒲公英20-25克(或鲜草50克),栝萎15克,没药15克,连翘15克,青皮15克,共煎水内服,发高烧时第一天服两剂,从第二天起,每天1剂。同时用鲜蒲公英捣烂成泥,外敷每隔12小时换1次。
4、热敷。当发现有乳腺炎时,就要进行热敷,用干净毛巾,在热开水中泡过,试着热敷,无论乳腺炎发展到何种程度,都有消炎去肿效果。
乳腺炎的治疗方法二:
(1)猪蹄1只,黄花菜25克、炖熟后不加佐料食之,每日1次。用于乳腺炎初
期未成脓者。
(2)乳鸽1只、黄芪30克、枸杞子30克。将乳鸽洗净,黄芪、枸杞子用纱布包
好与乳鸽同炖,熟后去药渣,吃鸽肉饮汤。用于乳腺炎溃破后康复期。
(3)粳米100克、蒲公英50克。将蒲公英煎水取汁,加粳米煮粥,每日分服。
用于乳腺炎溃破后脓尽余热者未清者。
(4)葱须不限量、枯矾少许,将葱须洗净,切碎放入枯矾同捣为泥,捏成小丸如黄豆大,每服4丸,每日2-3次,服后微发汗。本方治乳疮,具有消肿散瘀、行气活血的作用。
(5)鲜大葱250克,将葱洗净,切碎,捣烂取汁1杯,加热顿服。每日服1次,
可连续服用。本方用治妇女乳生痈疮,红肿热痛,具有解毒、散热、消肿之功效。
(6)鲜葱须不拘多少,枯矾用量斟酌与葱须能捣成丸即成,先将葱须洗净切碎,再和枯矾同捣如泥。捣时,枯矾须逐渐增入,以防湿干不匀。捣匀后抟为丸,如豆大。每次服4丸,白开水送下,每日服2-3次。服后微发汗。本方用治乳疮。
服此丸后,有时发生心烦不安现象,是药力所致,片刻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