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疾病 男科疾病 泌尿外科 妇科 产科 不孕不育 儿科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科 耳鼻喉 皮肤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专题推荐: 感冒 肺结核 前列腺炎 颈椎病 便秘 痔疮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压 冠心病 中风 糖尿病 痛风 老年痴呆 癫痫 阴道炎 乳腺增生 无痛人流 牛皮癣 白癜风 淋病 肿瘤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月经生理 >> 月经周期的调节机制

月经周期的调节机制


www.cnkang.com  2006-9-1  中国康网    
核心提示:月经周期的调节机制 下丘脑在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受到兴奋即产生Gn-RH,通过丘脑下部与垂体之间的门脉系统进入垂体前叶,使之分泌FSH和少量LH。这些垂体激素使卵巢内的卵泡发育成长……

下丘脑在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受到兴奋即产生Gn-RH,通过丘脑下部与垂体之间的门脉系统进入垂体前叶,使之分泌FSH和少量LH。这些垂体激素使卵巢内的卵泡发育成长,并随着卵泡的逐渐成熟而分泌愈来愈多的雌激素,促使子宫内膜增生。

  日益增多的雌激素,将对下丘脑和垂体产生负反馈作用,使FSH的分泌减少,但促进LH的分泌。排卵前LH分泌明显增多,卵泡生长迅速,终至破裂而释放出成熟的卵子,即排卵、排卵后LH急聚下降,而后LH和FSH协同作用,使破裂的卵泡形成黄体,其中粒层黄素细胞及卵泡细胞将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并随着黄体发育产生愈来愈多的孕激素,使增生的内膜转入到分泌期或月经前期。黄体期孕激素与雌激素达到一定浓度时,将协同对下丘脑及垂体起负反馈作用。排出的卵子如未受精,黄体即退化,孕激素及雌激素的分泌随之渐减少,导致子宫内膜的退化剥落,月经来潮。下丘脑、垂体因卵巢激素浓度的下降而不再受抑制,于是一个新的性周期又从此开始。

  一、初潮 月经首次来潮称为“初潮”。初潮年龄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气候及健康状况等,一般在13~15岁之间,也有早到10~12岁或迟到17~18岁的。

  二、周期 自月经来潮的第一天算起,一般25~35天,平均28天。

  三、持续时间和经血量 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可从1~2天到7~8天不等,多数在3~6天之间。经血量通常以用多少纸垫及浸透程度来作粗略的估计,有人用放射性59Fe或51C同位素标记红细胞来测定人的经血量,前者为10~55ml,后者为35~58ml,并认为总失血量超过80ml者为病理状态。

  四、经血特点 为暗红色,血量过多时为鲜红。血内含有退变的内膜碎片、宫颈粘液、阴道上皮细胞、细菌及白细胞等。经血一般不凝固,但偶亦有小凝血块者。如有较大血块出现,说明经血量超过正常。经血不凝的主要原因为破坏后的内膜释放出多量活化物质,将经血内纤溶酶原激活为纤溶酶,使纤维蛋白裂解成流动的分解产物,内膜内还含有破坏其它凝血因子的活化酶,使凝血受到影响。

  五、经期症状 一般无特殊症状,有时可有全身不适、困乏、乳房胀痛、手足发胀、下腹及背部酸胀下坠等,还可有便秘腹泻(前列腺素作用)、尿频及纳差。个别的有头痛失眠、心悸、精神抑郁或易激动等,多在月经后自然消失。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