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经期延长临表治疗
3.经期保持外阴清洁,禁止同房。
2.经期避免重体……
3.经期保持外阴清洁,禁止同房。
2.经期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
1.避免精神紧张及过度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
[预防与调养]
治法:活血祛淤止血。
(6)血淤:经期延长,琳漓不止,时多时少,色黯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块下痛减,舌质紫黯、有淤斑淤点,脉涩或弦涩。
中成药:固经丸。
方药:
茯苓、
白术、生苡仁、川牛膝、鸡冠花、
鱼腥草各15克,黄柏、
黄芩、车前于(包)、制
香附各1o克,贯众炭12克。
治法:清利湿热,固冲止血。
(5)湿热蕴结:
月经过期不止,量少、色深红夹有黏液、质稠,有臭味,身热不扬,腰酸坠胀,平时
白带量多,色黄质稠,臭秽,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4)阴虚血热:经期延长,量少、色红、质稠,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方药:丹皮、青蒿、
茯苓、
生地、
白芍各15克,黄柏、
地骨皮各10克,茜草炭12克,大小蓟各io克。
治法:清热凉血调经。
(3)阳盛血热:经期延长,量多、色鲜红或紫红、质稠,面红目赤,心烦口渴,搜黄便干,舌质虹、苔黄,脉滑数。
中成药:乌鸡白风丸。
治法:补肾固冲止血。
(2)肾气虚:经行过期不止,量少、色黯淡、质稀,
头晕耳鸣,腰膝酸楚乏力,夜
尿频多,面色晦暗,舌质淡、苔白润,脉沉细、尺脉弱。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
治法:益气摄血,固冲止血。
(1)气虚:经行淋漓lo余日方净,量少、色淡、质稀,面色觥白,神疲乏力,气短懒盲,舌淡、苔薄,脉细弱。
(4)口服克罗米酚可促进卵泡发育。
(3)小剂量己烯雌酚口服,至血止后2-3天停药,己烯雌酚用量及时间根据出血情况定。用于子宫内膜修复延长。
(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注,3000-5000iu,于基础体温上升2—3天开始,隔日1次,共4~5次。用于黄体萎缩不全。
i.西医药治疗(1)安宫黄体酮8-12mg,每晚1次口服,经前7天开始,共5次;或肌注黄全酮10~20mg,每日1次,连用5天。适用于黄体萎缩不全。
[治疗]
(3)生殖器官恶性
肿瘤:多见于老年妇女,通过宫颈刮片和分段刮宫后病理检查可以确诊。
(2)子宫黏膜下肌瘤:经期也长,经b超可探及官腔形态不规则;诊刮时宫腔内高低不平。
经期可持续数日或数十日,经量常崩滑交替出现。
7.鉴别诊断
6.用
宫内节育器者b超或x线可见到环影,有时位置偏低。
4.
子宫内膜炎者
妇科检查宫颈口有大量脓性或血性分泌物,有臭味;宫颈有举痛,子宫稍大而软,有压痛;内膜活检可证实。
3.子宫内膜修复延长者基础体温和子宫内膜检查均正常;b超随诊检查卵泡发育不佳,与同期比,卵泡较小;激素测定,卵泡期雌激素水平偏低。
2.黄体萎缩不全者基础体温高温期至行经后数日方逐渐下降至卵泡期水平;经期第5天取子宫内膜仍有腺体分泌现象,或残留的分泌期子宫内膜和新生增殖期子宫内膜并存;激素测定经期内孕激素水平仍高。
1.有典型症状,带经时间延长达2周左右。
[诊断]
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达8-4天左右。有炎症者平时小腹疼痛,经期加重,平时
白带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有味。黄体萎缩不全者同时伴有月经量多;子宫内膜修复延长者在正常
月经期后,仍有少量持续性
阴道出血。
[临床表现]
经期延长是指
月经周期正常,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者。多因黄体萎缩不全、子宫内膜修复延长或
盆腔炎、
子宫内膜炎或安故
宫内节育器引起。中医学称之为“经事延长”。
经期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