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疾病 男科疾病 泌尿外科 妇科 产科 不孕不育 儿科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科 耳鼻喉 皮肤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专题推荐: 感冒 肺结核 前列腺炎 颈椎病 便秘 痔疮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压 冠心病 中风 糖尿病 痛风 老年痴呆 癫痫 阴道炎 乳腺增生 无痛人流 牛皮癣 白癜风 淋病 肿瘤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月经不调 >> 月经频发临床表现治疗

月经频发临床表现治疗


www.cnkang.com  2010-12-17  中国康网    
核心提示:月经频发临床表现治疗  月  经  频  发    月经频发是指月经周期缩短,短21天者,屑有排卵型功血。是由于……
 月  经  频  发
    月经频发是指月经周期缩短,短21天者,屑有排卵型功血。是由于卵泡期短、卵育迅速、或黄体功能不全引起。临床多见于生育年龄的妇女,中医学将本病称为“月经先期”、“月经超前”、“月经趱前”、“经早”。
  [临床表现]
    月经提前7天以上来潮,并非偶然1次,需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
  [诊断]
    1。有典型症状,月经周期短于21天,有规律。
    2,基础体温双相,卵泡期短,仅7-8天;或黄体期短于10天,或体温上升不足0.5℃。
    3.子宫内膜活检分泌反应差,或仍停留在早期分泌阶段。
    4.鉴别诊断:排卵期出血:发生于两次月经中间,少于月经量,或白带中挟血,基础体温测定,出血发生于体温由低向高转化时期。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欲生育者可与克罗米酚、三苯氧胺等,以促进排卵并改善黄体功能休克罗米酚于月经第5天开始,50---100mg/每晚,连用5天;三苯氧胺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10-20mg/次,每日2次,连用5天。
    (2)己烯雌酚0.25-0.5mg/日,连用20天,以促进卵泡正常发育和改善黄体功能。
    (3)肌注黄体酮或口服安宫黄体酮,10mg/日,连用5天,时间选择黄体期的
中、后期,改善黄体功能。
    2.中医药治疗
    (1)脾气虚:月经提前,量多,色淡,质稀,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欲不振,舌淡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缓。
    治法:健脾益气,固冲调经。
    方药:党参、炙黄芪、乌贼骨、白术各15克,陈皮、炙甘草各10克,当归、升麻、柴胡各6克。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
    (2)肾气虚:月经先期,量少、色淡黯、质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晦暗,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尺弱。
    治法:补肾固冲,调经。
    方药:熟地、枸杞子桑寄生、川断、菟丝子山药各15克,山萸肉、杜仲各10克,当归6克,砂仁(后下)3克。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 
    (3)阳盛血热:月经提前,量多、色鲜红或紫红、质黏稠,身热面赤,口渴欲冷饮,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方药:黄芩、黄柏、炒栀子各10克,生地15克,茜草炭、生地榆各12克。   
    中成药:荷叶丸。 
    (4)肝郁血热:月经先期,量时多时少、色黯有血块,伴小腹胀痛,心烦易怒,口干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清热,固冲止血。
    方药:丹皮、栀子柴胡当归、赤白芍各10克,白术茯苓各15克,生甘草、炒薄荷各6克。
    中成药:加味逍遥丸。
    (5)阴虚血热:月经先期,量少、色红、质黏稠,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固冲止血。
    方药:生地玄参麦冬、炒地榆各15克,地骨皮、赤白芍各10克,阿胶(烊化)10克。
    中成药:知柏地黄丸。
[预防与调养]
    1.平时宜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2.忌服辛辣温燥之品。
    3.注意经期及产后卫生,劳逸结合,切勿过劳。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