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疾病 男科疾病 泌尿外科 妇科 产科 不孕不育 儿科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科 耳鼻喉 皮肤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专题推荐: 感冒 肺结核 前列腺炎 颈椎病 便秘 痔疮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压 冠心病 中风 糖尿病 痛风 老年痴呆 癫痫 阴道炎 乳腺增生 无痛人流 牛皮癣 白癜风 淋病 肿瘤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子宫内膜癌 >> 子宫内膜癌存活率

子宫内膜癌存活率


www.cnkang.com  2009-11-27  中华康网    
核心提示:子宫内膜癌存活率 子宫内膜癌存活率是怎样的呢?想了解一下子宫内膜癌存活率。  子宫内膜癌患者渐趋增多,高发年龄为58~61岁[1]。≤40岁称为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近20年共……

  子宫内膜癌存活率是怎样的呢?想了解一下子宫内膜癌存活率。

  子宫内膜癌患者渐趋增多,高发年龄为58~61岁[1]。≤40岁称为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近20年共收治子宫内膜癌患者254例,其中40岁以下患者35例,对其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对≤40岁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35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所有病理切片由专人审核。有关影响预后因素与>40岁子宫内膜癌患者219例作对比分析。年龄:≤40组最小21岁,未婚,本组平均年龄32岁。21~25岁1例;26~30岁9例;31~35岁9例;36~40岁16例;31~40岁25例,为21~30岁10例的2.5倍。除1例外均已婚。>40岁组最大年龄73岁。妊娠分娩史:≤40岁组的35例中,原发不孕17例占50%,继发不孕者9例占26%。末次妊娠(包括流产)至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时间为0.5至18年,平均5.1年。>40岁组的219例中原发不孕32例占14.6%,继发不孕93例占42.5%。

  1.2 方法1.2.1 诊断性刮宫:2组均以刮宫取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准确率为93.5%。≤40岁组中,作分段刮宫术30例,>40岁组中10例曾作宫腔镜检查。

  1.2.2 临床分期:按照FIGO方案进行临床分期(表1),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临床分期情况(略)1.2.3 病理:≤40岁中腺癌28例,腺棘癌7例,深肌层浸润(>1/3)者4例,浸润子宫颈管3例,卵巢转移1例,淋巴结2例转移2例(2/6),合并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和粘液性囊腺癌及子宫肌瘤各1例。卵巢直径增大至4~6 cm者30例,其中病理诊断为滤泡囊肿27例。>40岁组腺癌175例,腺棘癌25例,透明细胞癌5例,腺鳞癌15例。深肌层浸润29例,淋巴结转移10例(10/21),卵巢转移19例。其他部位转移11例。合并卵巢浆液性囊腺瘤14例,子宫肌瘤42例,病理诊断卵巢滤泡囊肿19例。

  1.2.4 治疗:≤40岁组经腹全子宫切除及一侧或双侧附件切除者28例,子宫广泛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6例,1例激素治疗。>40岁组全子宫切除及一侧或双侧附件切除者198例,子宫广泛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21例。

  1.3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40岁组随访率为100%,术后随访已满5年者26例,其中死亡4例(表2)。复发1例正在治疗中。5年生存率为85%。>40岁组术后随访已满5年184例,5年生存率80.4%。2组各年生存率接近(P>0.05)。2组均显示分级越高预后越差,2组间同一病理分级的存活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40岁组4例死亡病例的临床分期和病理(略)现在了解子宫内膜癌存活率了吧。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