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专题推荐: 感冒 肺结核 前列腺炎 颈椎病 便秘 痔疮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压 冠心病 中风 糖尿病 痛风 老年痴呆 癫痫 阴道炎 乳腺增生 无痛人流 牛皮癣 白癜风 淋病 肿瘤 |
)
弱视的治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持久战,除了医生检查、指导外,更需要孩子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否则可能半途而废。弱视治疗中,有些家长对弱视这种疾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对长期治疗缺乏信心,治疗一段时间后,见孩子的视力进步缓慢就丧失信心,让孩子放任自流。待意识弱视的严重性后回头重新治疗,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影响治疗效果。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弱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坚持治疗,大多数弱视是可以治愈的。
诊治弱视的重要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它直接影响弱视的治疗效果。待视功能发育完毕后再发现弱视,就为时已晚了。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最好在3~5岁以前进行。因为双眼视觉发育1~2岁基本形成,3岁之前属于视觉发育关键时期。但是,大多数弱视患儿却不能在3岁前被发现与治疗,而到了6~8岁发育基本趋于完善,如到12岁以后发现弱视再进行治疗,效果极差。
贴心提示:治弱视最好在3~5岁前
影响儿童弱视治疗预后的因素主要有:家族史、婴儿期疾病、弱视类型、原始视力、屈光情况、斜视类型及程度、初诊年龄等。弱视能否治愈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弱视治疗的疗效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成人后治疗无望。这是因为儿童在视觉发育期视功能不稳定,既容易发生弱视也容易恢复。一般12岁以后,视功能已发育完善,这个年龄再治疗,视力就不容易提高,精细的立体视觉更无法建立。
治疗儿童弱视的方法有很多,应根据弱视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方法,目的在于提高视力,恢复双眼视功能。所以家长应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
怎样治疗儿童弱视?
遮盖试验:对于婴幼儿和不能配合检查视力的幼儿,可作遮盖试验了解双眼视力情况:有意遮盖宝宝的一眼,让宝宝单眼视物,若出现哭闹不安或撕抓遮盖物,应尽早到医院检查。
学龄前体检:有条件的幼儿园要对孩子视力每年进行一次普查。家长也可自购一张标准视力表,挂在光线充足的墙上,在5米远让孩子识别。检查时一定要分别遮眼检查,不可双眼同时看,防止单眼弱视被漏检。若一眼视力多次检查均低于0.8,则需带孩子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检查最好不晚于4岁。
如何早期发现弱视?
引起弱视的病因比较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原因:小儿斜视、较高度远视、近视和散光、先天性白内障、重度眼睑下垂以及先天的视中枢及视神经发育不良等。先天性及形觉剥夺性弱视预后较差;屈光不正性、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预后较好。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绝大多数视力可提高,获得正常视力的可能性也很大。
哪些因素会引起弱视?
弱视在视觉发育期间均可发生,多在1~2岁就开始。弱视发病愈早,其程度就越重。弱视患儿不仅视力低下,不能矫正,重者长大后不能胜任驾驶、测绘及精细性工作。有些弱视还可导致斜视,斜视儿童因容貌有缺陷,会感到自卑而影响其身心正常发育。
弱视按程度分为轻度弱视(视力0.8~0.6)、中度弱视(视力0.5~0.2)、重度弱视(视力低于或等于0.1)。良好的视力不是先天获得的,婴儿出生时,视力不及正常成人的1%,随着年龄的增长,双眼视细胞不断发育和完善。5岁以内是视功能发育的重要时期,视觉发育一直延续到6~8岁,如这个时期某种原因造成视物障碍,视细胞就得不到正常的刺激,视功能就停留在低级水平,就容易形成弱视。
弱视如何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