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专题推荐: 感冒 肺结核 前列腺炎 颈椎病 便秘 痔疮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压 冠心病 中风 糖尿病 痛风 老年痴呆 癫痫 阴道炎 乳腺增生 无痛人流 牛皮癣 白癜风 淋病 肿瘤 |
(一)阴道正常脱落细胞成分
鳞状上皮细胞:从外阴皮肤与粘膜交界处开始,一直向阴道内伸延至子宫颈外口,均被覆盖鳞状上皮。于其脱落细胞中可见底层,中层,表层三层细胞形态。阴道内上皮形态与卵巢激素关系甚密切。
1.底层细胞 又称深棘层细胞。分为内底层和外底层细胞。阴道涂片一般不应出现 内底层细胞,仅在哺乳期、闭经后,阴道高度萎缩或创伤、糜烂时才出现。
2.中层细胞又称浅棘层细胞。
3.表层细胞:阴道上皮的角质层,又称为功能层,正常成年女性的阴道上皮发育良好,细胞的层次常维持到表层。在月经周期中阴道上皮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表层角化前细胞和角化细胞所占比率上的变化。该层受卵巢雌激素影响而增生或脱落,最能反映雌激素的水平。
柱状上皮细胞:涂片中柱状上皮主要来自子宫颈内膜和子宫内膜细胞。
(二)雌激素水平与阴道脱落细胞形态
阴道上皮受卵巢内分泌直接影响,其成熟程度与体内此人激素水平呈正相关。雌激素水平高时,涂片中有较多角化细胞,核致密深染;雌激素水平低时,涂片中出现小而圆或卵圆形,核疏松蓝染的底层细胞。因此,根据涂片中上皮细胞的变化可以评价卵巢的功能。
1.雌激素极度低落:阴道上皮萎缩变薄。脱落细胞以内底层细胞为主,核深染,可能有少数中层细胞。见于老年人和卵巢切除患者。
2.雌激素高度低落:阴道上皮萎缩不严重,以外底层细胞为主,可能混杂少数中层和表层细胞,粘液较多。见于更年期症状明显者,绝经后及轻妇女期卵巢功能缺如者。
3.雌激素中度低落:以中层细胞为主,其细胞拥护,混杂比正常较小的表层细胞。见于更年期症状轻者,年纪大而未绝经者、年轻人有闭经者。
4.雌激素轻度低落:以钝角的角化前细胞为主。染色淡,杂有少数中层细胞。这种涂片具有的雌激素水平正好能维持阴道上皮的正常厚度,较行经后期稍低。
5.雌激素轻度影响:细胞全属表层,以多边形角化前细胞为主加少数中层细胞。此涂片见于行经后或接受小剂量雌激素治疗时的患者。
6.雌激素中度影响:以角化前细胞为主,并有30-40%角化细胞。见于卵泡迅速发育或排卵前期,接受中等量雌激素治疗时患者。
7.雌激素高度影响:角化细胞占60%左右,涂片中几乎无白细胞,背景清晰,红蓝相间的角化细胞和角化前细胞显得非常艳丽,见于排卵期或接受大剂量雌激素治疗时的患者。
8.雌激素极度影响:角化细胞持续达60-70%。或角化细胞占90%以旧雌激素过高的表现,这种涂片可见于卵巢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子宫内膜囊性增生、子宫内膜腺癌和子宫肌瘤等患者。
阴道上皮细胞在病理变化上分为四个阶段:正常——炎症增生——间变——癌。阴道细胞学诊断五级分类标准
1.Ⅰ级:基本正常
特征:细胞形态正常或基本正常
2.Ⅱ级:有轻至中度核异质细胞,但属良性病变范围。
特征:细胞核增大 ,核染色呈粗颗粒状,染色变深,但分布均匀,核与胞质比例增大,但无属正常范围。
3.Ⅲ级:有可疑癌细胞。
特征:细胞形态异形明显,胞核中度或重度增大和畸形,染色质呈粗颗粒状,分布略不均匀,胞核具有某些恶性特征,但不典型难以肯定其良,恶性,需复查。
4.Ⅳ级:有癌细胞,但不够典型。或有极少数典型癌细胞,需进一步证实。
5.Ⅴ级:有癌细胞 ,癌细胞的恶性特征明确且数目的较多。
㈢外阴、阴道及宫颈活组织检查
此法为确诊局部组织病变的重要方法。适用于子宫颈、阴道或外阴赘生物的活检。
例如,外阴白色病变。除临床症状及体征外,主要依据病理检查方能确诊,特别有无不典型增生和癌变,病检更是唯一确诊手段。活检应在有皲裂、溃疡、硬结或粗糙处进行,并应选择不同病变部位多点取材。为做到取材适当,可选用1%甲苯胺蓝涂抹病变皮肤,干后用10%醋酸液擦洗脱色。凡不脱色区表明该处有裸核存在,该处活检发现不典型增生或早期癌变的可能性较大。
宫颈活检。暴露宫颈,拭净宫颈表面分泌物,局部消毒后,用活检钳在肉眼可疑癌变区,尽可能在鳞柱状上皮交界处取材,一般宜作多点活检,即在3、6、9、12点处取材。为了提高诊断阳性率,可在碘试验(碘试验是将碘溶液涂在宫颈和阴道壁上,观察其着色情况。正常宫颈阴道部和阴道鳞状上皮含糖原丰富,被碘溶液染为棕色或深赤褐色。若不染色,为阳性,说明鳞状上皮不含糖原。瘢痕、囊肿、宫颈炎或宫颈癌等鳞状上皮不含或缺乏糖原,均不染色。碘试验可用于检测CIN主要是识别宫颈病变的危险区,以便确定活检取材部位,提高诊断率)不着色区域或阴道镜检异常区多点活检。疑有宫颈管癌时或宫颈刮片为Ⅲ级及以上涂片,宫颈活检阴性时,应同时作颈管搔刮术,刮出物固定后送病检,是确诊宫颈癌前病变或浸润癌的重要诊断方法。
㈣子宫颈粘液检查
根据宫颈粘液的拉丝长度和结晶类型可帮助了解卵巢功能、是否排卵和诊断妊娠及月经失调。检查时先拭净子宫颈外口的分泌物,然后将干燥长无齿镊伸入宫颈管0.5~1cm处,夹取粘液并平铺于玻片上,先观察其拉丝度,待粘液干燥后镜下观察结晶类型。
⑴Ⅰ型 典型结晶(+++) 涂片满布直而细长,分枝多的典型羊齿叶状结晶,表明雌激素水平高潮,接近或正处于排卵期。
⑵Ⅱ型 较典型结晶(++) 羊齿叶状结晶宽而粗短且有弯曲,表明雌激素中度影响,见于月经周期第10天左右。
⑶Ⅲ型 不典型结晶(+) 形态较多,或似雨后树枝,分枝短而稀疏。有的纤细而弯曲,似金鱼草状,表明雌激素轻度影响,多见于月经干净后短期内。
⑷Ⅳ型 椭圆体 比白细胞长2~3倍,椭圆形,呈线行多行排列。说明排卵后受孕激素影响,约在月经周期第22天左右最典型。
⑸无结晶(-)仅有上皮细胞及白细胞,表明雌激素水平低潮。
临床应用
1、预测排卵期:用以指导避孕及受孕。
2、诊断妊娠:若月经过期,宫颈粘液出现椭圆体持续2周以上,可能为妊娠;若早孕检查见到不典型结晶,提示孕激素不足,有可能发生先兆流产。
3、诊断闭经:若闭经患者宫颈粘液出现正常周期性变化,提示卵巢功能良好,闭经原因在子宫;若无周期性变化,则闭经原因在卵巢或卵巢以上部位。
4、诊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了解有无排卵。功血患者若于流血前见到羊齿植物叶状结晶,提示无排卵。
㈤基础体温测定
基础体温指机体经过较长时间(6~8小时)睡眠醒来后,未进行任何活动时所测得的体温。它可反映卵巢功能。在正常情况下,排卵后产生的孕激素作用于丘脑下部体温中枢,使体温升高0.3~0.5℃,至月经前1~2日下降。因此,有排卵者月经周期基础体温呈前半期低,后半期高的双相型。无排卵者月经周期的基础体温是始终处于较水平的单相型。临床常通过基础体温测定了解有无排卵、排卵时间、黄体功能和早孕等。因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故一般需连续测定三个月以上。
临床应用:1检查不孕原因。2指导避孕与受孕。3协助诊断妊娠。4协助诊断月经失调。
㈥输卵管通液检查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
输卵管通液检查可先了解输卵管通畅程度,多用于不孕症的诊断。检查时间选择在月经干净3~7日。操作前,应先检查阴道分泌物悬滴无滴虫、白色念珠菌及大量白细胞浸润始可进行通液。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的适应症
1、不孕症 疑有输卵管阻塞或内膜病变者。
2、检查和评价输卵管再通术的疗效,术前决定手术方案。
3、对轻度输卵管粘连有疏通作用。
禁忌证
1、内外生殖器急性炎症或慢性炎症急性或者说亚急性发作时。
2、月经期或有子宫出血者。
3、有严重的心、肺疾患不能耐受手术者。
4、对碘过敏者。
㈦阴道镜检查
利用阴道镜将宫颈阴道部粘膜放大10~40倍,以观察肉眼看不到的宫颈表层较微小的病变。可用于发现子宫颈部与癌有关的异型上皮、异型血管及早期癌变的所在。以准确地选择可疑部位作活组织检查,对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此法对患者无痛苦,可即时作 出初步诊断,且可反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