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疾病 男科疾病 泌尿外科 妇科 产科 不孕不育 儿科 口腔 骨科 肛肠 眼科 耳鼻喉 皮肤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专题推荐: 感冒 肺结核 前列腺炎 颈椎病 便秘 痔疮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压 冠心病 中风 糖尿病 痛风 老年痴呆 癫痫 阴道炎 乳腺增生 无痛人流 牛皮癣 白癜风 淋病 肿瘤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乙肝治疗 >> 怎样才能预防乙肝?

怎样才能预防乙肝?


www.cnkang.com  2012-8-3  康网论坛    
核心提示:怎样才能预防乙肝? 乙肝的预防 一、何谓母婴阻断 孕妇患有乙型肝炎或孕妇为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不管大三阳或小三阳,但HBV—DNA为阳性者)可以进行母婴阻断,即在婴儿产前、产后进行……

乙肝的预防

一、何谓母婴阻断
孕妇患有乙型肝炎或孕妇为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不管大三阳小三阳,但HBV—DNA为阳性者)可以进行母婴阻断,即在婴儿产前、产后进行全程干预,实施主、被动联合免疫。实施此项方案,可以有效阻断乙型肝炎病毒从母体传至婴儿。
目前采用的常规预防方法就是对刚出生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只可阻断母婴传播的70%左右,而对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婴儿不产生阻断效果。所以此被动的阻断方法使得40万以上的新生儿出生时仍携带乙肝病毒。
母婴阻断法:怀孕28周起,孕妇每月进行一针(100-200μ)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婴儿出生0周和2周时,分别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出生1个月后再接种一针乙肝疫苗,这种主动+被动接种方法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如何有效使用乙肝疫苗
目前我国应用的HBsAg基因工程疫苗,对乙肝的预防起到了理想的作用,但需注意接种方法,按0、1、6月程序,注射三次。
注射途径:有肌肉、皮下和皮内注射,但不主张臀部肌肉注射。
注意事项:注射第三针后1-3月抽血查抗HBs是否产生。 值得一提的是,一小部分人注射三针乙肝疫苗后无抗HBs产生,此种情况为无应答反应,一般不超过10%,对这种人可加强注射,增加接种次数或加大疫苗剂量。

三、接种疫苗后就万无一失了吗?
极少数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未产生抗-HBs,或尽管产生了高滴度的抗-HBs,但仍患了乙型肝炎,此种情况见于乙肝病毒变异株(HBV的S区基因发生了变异)感染,既往的抗HBs对新的变异株无效。

四、乙肝疫苗要不要复种
接种疫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接种者体内的抗-HBs水平逐渐下降,但当他们受到HBV冲击时,由于免疫记忆作用,抗体可再度升高。但5-10%接种者不产生抗HBs或产生低水平的抗HBs,抗HBs在100-1000Iu/L者,应在2-4年后加强接种。 抗HBs>10000Iu/L,可在4-6年后重复测抗HBs水平,以决定是否加强接种。

===

乙型肝炎又称为血清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具有慢性携带状态。因其可能通过性生活传播,国际上将其列入性传播疾病。本病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在某些地区感染率达到35%以上。据有关资料,肝炎检测阳性的患者已经达到1.89亿,而应就诊未就诊人数(携带者)将近4亿。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乙肝临床表现多样化,易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少数病人可转变为原发性肝癌

病理

HBV是嗜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属于DNA病毒,是一种复合体,直径为42毫微米,分核心及外壳(包膜)两部分,核心直径27毫微米,内含环状双股DNA和多聚酶,其外是脂蛋白外壳。HBV抵抗力很强,在60℃经4小时及一般浓度的消毒剂中均不能使其灭活。煮沸10分钟后,感染性消失,但仍有抗原性。包膜上的蛋白质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在肝细胞内合成并大量释放于血液循环中,其本身并无传染性。核心部分含有环状双股DNA、DNA聚合酶、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是病毒复制的主体。乙肝病毒的抵抗力很强,能耐受60度4小时及一般浓度的消毒剂,煮沸10分钟或高压蒸气消毒可以灭活。
HBV具有三种抗原抗体系统:
表面抗原抗体系统(HBsAg,抗-HBs):HBsAg存在于病毒颗粒的外壳部分。HBsAg阳性是HBV感染的指标,但不是乙肝诊断的唯一依据。HBsAg能激发人体产生抗体(抗-HBs)
核心抗原抗体系统(HBcAg,抗-HBc):
e抗原抗体系统(HBeAg,抗-HBe):

传播途径

乙肝的传染源是多样化的,有急慢性患者,也有隐性感染者与带病毒者,其中以慢性患者与带病毒者最为重要。急性患者的传染期从起病前数周开始,并持续于整个急性期。HBsAg阳性的慢性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的传染性与HBeAg、抗-HBc是否阳性有关。凡血清中HBsAg持续阳性超过6个月以上者,称为迁延性HBsAg携带者。国内的迁延性HBsAg携带者中,绝大多数同时HBeAg阳性,在数量上占人群的10-15%,因而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排出体外,并通过注射或非注射途径进入易感者体内。注射途径包括输血及血制品、集体预防接种、药物注射和针刺等方式。随着献血员的筛选、血制品的净化和一次性注射器和针灸针的推广使用,经注射的传播所占的比重将逐渐下降。而非注射途径包括母婴传播、生活上的密切接触、手术和血液的接触等传播途径将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由于乙肝病毒可通过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排出,因而性接触也是乙肝的重要传播途径。



什么是「大小三阳」?
所谓“大小三阳”是指进行“乙型肝炎抗原二对半检查”(简称为乙肝二对半)的二种不同结果。“二对半”中的第一对是指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第二对是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另外第三对是核心抗体(抗-HBc) 和核心抗原(HBcAg)。由于在肝细胞中,核心抗原已被全部装配成乙肝病毒,血清中没有游离的核心抗原,故在周围血液中只能检测到第三对中的半对,即核心抗体,故称二对半。
“大三阳”是指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体检测均是阳性。一般认为,“大三阳”传染性相对较强,同时演变成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小三阳”是指表面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检测均是阳性。“大三阳”和它的区别是前者E抗原阳性。它通常是由“大三阳”转变而来,是人体针对E抗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一般认为“小三阳”的传染性较小。但对于一些E抗原和E抗体均为阴性的人,它所感染的乙肝病毒可能是已经产生突变的病毒株感染,它不能表达E抗原和E抗体,但是如果检查乙型肝炎病毒去氧核糖核酸(HBV-DMA)依然阳性,表示病毒血症存在,仍然具有传染性。
无论“大三阳”抑或是“小三阳”,只是反映人体内携带病毒的状况,均不能反映肝脏功能的正常与否,因而不能用来判断病情的轻重。要想了解肝功能的情况,最好是定期(3个月至6个月)到医院作一次肝功能乙肝两对半检查。

“两对半”,“大三阳”与“小三阳
什么是“大三阳”,“小三阳”,以及“两对半”,原来“大三阳”是指在乙肝检查中 HbsAg阳性, HBeAg阳性,抗HBc阳性。“小三阳” 是指在乙肝检查中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两对半” 是指在乙肝检查中HbsAg、HbeAg, 抗HBs、抗Hbe,抗HBc。
从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清中检测“两对半”,已为众所周知。近年又出现“大三阳“和“小三阳”的称法,并在谁重谁轻问题上存在误区。其实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在“表抗“和c抗体均为阳性的基础上,如果e抗原也是阳性,即被称为“大三阳”,表示病毒复制活跃,常同时伴有乙肝病毒DNA(脱氧核糖核酸)阳性,说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如果仅有e抗体阳性,即被称为“小三阳”,表示病毒已基本停止复制,若乙肝病毒DNA阴性,则基本不再具有传染性。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认为“大三阳“病情重,“小三阳”病情轻,希望从“大三阳“尽快转为“小三阳”的主要原因之一。


で情冢.o 回答时间 2007-05-31 15:37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