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男人健康 男性保健 男科疾病 运动健身 护肤装扮 休闲娱乐 男人爱好 男人心理 男性健康 男人励志
专题推荐: 前列腺炎 阳痿 早泄 精子精液 阴囊湿疹 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囊肿 附睾炎 隐睾症 勃起障碍 尿频尿急尿痛 腹有诗书 名言语录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玩家收藏 >> 赝品猖獗:收藏界刮起黑旋风

赝品猖獗:收藏界刮起黑旋风


www.cnkang.com  2012-3-5  互联网    
核心提示:赝品猖獗:收藏界刮起黑旋风 中国收藏界的文物鉴赏家、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王立军称“目前收藏界赝品、假货问题非常严重,已经到了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程度。”   除了股票、房地产,还……
中国收藏界的文物鉴赏家、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王立军称“目前收藏界赝品、假货问题非常严重,已经到了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程度。”

  除了股票、房地产,还有哪个投资市场的人多钱多?恐怕非收藏莫属。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现有收藏爱好者达7000万人。

  国际著名艺评家、云峰画苑董事长郭浩满认为,直到2000年以后,国内收藏家才开始增多,其中礼品市场还占了相当部分。到2003年,市场出现转折,艺术品投资收藏兴起。2005年,国内收藏市场出现第一次高潮,一年内上升一两倍。但是,在收藏热的同时,造假卖假的暗流开始涌现。除了造假,收藏界里还有大量游资推高藏品价格的现象,投机成风,专家造假等。

  对于中国收藏行业里的造假成风,中国收藏界的文物鉴赏家、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王立军深有体会:“目前收藏界赝品、假货问题非常严重,已经到了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程度。此前我作为中央电视台《艺术品投资》的专家组成员,曾经参加过三、四十个城市的群众性收藏品鉴定活动,接触过数量以十万计的群众,经手过约六十万件藏品,其中赝品达到58万件以上,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单从玉玺收藏也能看出赝品“猖獗”:2006年至2009年,拍卖行拍出的乾隆玉玺多达100方,然而,事实上,从皇室外流到民间的乾隆玉玺仅3方。

  “其实文物造假、高仿在中国是自古有之的一个产业,但是不可否认,从历史上来看,当今社会是文物造假、高仿最为鼎盛的时期。”北京东方大学传统文化学院院长李彦君表示。

  现代造假技术尤为精湛,很能迷惑普通收藏者,即便是专家,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古书画鉴定专家杨臣彬,1952年开始在故宫博物院工作,一呆56年,专研中国古书画,即便如此,他仍然不敢说对古书画鉴定有多么精通,因为“在这个造假疯狂的年代,需格外谨慎,这一行水太深”。

  实际上,在收藏行业里,造假已渐成产业化之势,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了固定的集散地。据称,全国90%的仿制红山玉产于辽宁地区;仿制良渚玉大部分产于江浙一带;仿制齐家文化玉器则主要集中于甘肃;战国、汉代玉器则是河南、安徽等地区最盛。

  收藏里的陷阱多,不少藏家都交过“学费”。不少人因为收藏而吃亏,有的还为此弄得倾家荡产、卖房离婚。有一位华侨,一辈子收藏了大批元青花,后来经专家“会诊”,全是仿的,上千万投资打了水漂。

  藏家上当受骗,一方面跟收藏者心态不成熟、收藏知识与经验不足有关,容易被“捡漏”的可能性所诱惑。另一方面,也跟专家或机构的诚信有关。李彦君也认为,相应专家鉴定体系的不完善是导致文物造假形成“产业链”的原因之一。在他看来,中国应该建立完善的鉴定专家队伍体系,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假拍卖、假专家等现象。

  插排:文物造假、高仿在中国是自古有之的一个产业,但是不可否认,从历史上来看,当今社会是文物造假、高仿最为鼎盛的时期。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