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产前检查 >> 产后养身贴心叮咛

产后养身贴心叮咛


www.cnkang.com  2010-12-27  武汉晨报    
核心提示:产后养身贴心叮咛     怀孕和分娩,使妈咪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有悉心呵护,才能使身体尽快休整,迅速复原。照料好产妇这一看似简单的事,里面却蕴……

    怀孕和分娩,使妈咪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有悉心呵护,才能使身体尽快休整,迅速复原。照料好产妇这一看似简单的事,里面却蕴藏着不少的学问。
 
  叮咛一:身体清洁要得当

  有的产妇听从一些传统习俗,分娩后数天不敢刷牙、梳头及洗澡,生怕损伤身体,其实这样对健康不利。因为产妇分娩后,每天进食大量的高蛋白,如果吃后不刷牙,会对牙齿和口腔粘膜有很大的刺激,最易引起口腔炎症,以至牙齿松动

  另外产后体内代谢旺盛,产妇出汗多,下身产生恶露及溢出乳汁,这些都会使皮肤很脏,影响心情也容易滋生细菌。

  正确的做法:正常洗漱注意保暖,产后第二天即可开始刷牙,如果是冬天用温水,注意正确的刷牙姿势。如果是自然分娩,在产后即可淋浴,禁盆浴。

  另外,洗后快一点将身体擦干,及时穿上衣服,洗头后立即吹干。

  叮咛二:促使恶露排出排净

  产后产妇阴道内排出月经样的液体和分泌物,这是子宫内存有的蜕膜、胎盘剥离创面的血液等形成的,它和正常的血一样,所以流得越少越好。一般在产后头3天排出量较大(纯血色),约一周后,基本不含血液,呈白色或黄白色,大约在产后2—3周时排净,恶露排出情况标志着子宫恢复情况及有无异常。

  正确的做法:产后需注意常换洗内外衣裤、卫生巾。如果恶露比较多,也可以服用益母草膏。如果恶露中有血块或血量较多,或有异味,都表明子宫恢复情况不良,可能有感染,应及早看医生。

  叮咛三:注意及时排尿、防止便秘

  妈咪应在产后及时排尿,这是产后恢复期的一件大事,一旦发生尿潴留,膨胀的膀胱可能影响子宫收缩,不利于产后恢复。另外有产妇不吃青菜,只吃大鱼大肉,也容易引起便秘

  正确做法:有尿就排,特别是在产后4—6小时应有一次尿排出;适当地食用粗纤维的食物,如果出现便秘,不要滥用药,可以服用中药四磨汤。

  叮咛四:预防生育性肥胖

  很多产妇出了月子后,身材变得臃肿不堪,以后也很难恢复,所以从坐月子开始就要注意。

  正确做法:尽早活动:只要身体允许,会阴也无破裂,产后12小时就可坐起来吃饭喝水,24小时即可下床做一些换尿布的事;产后10天就可做一些轻微的家务,但要注意不要久蹲,用力过猛,以免腹压增高使生殖器受损。另外第一次下床最好有人陪伴。

  饮食要均衡:饮食以清淡、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多吃瘦肉、豆制品、鱼、蛋及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类、甜食、糖类等食物,注意喝汤的时候最好把油去掉。

  母乳喂宝宝:婴儿吸吮可促进子宫复旧,因而使臃肿的腹壁迅速回缩,另外分泌乳汁能促进体内代谢,减少皮下脂肪的蓄积。

  运动:注意平时多走动,如果想健身运动不宜过早,不然不利于身体恢复,最好在生产半年之后进行。

  叮咛五:家人关爱不可少

  许多产妇在产后出现睡眠不好、疲劳、烦躁、悲观、厌世;这是由于分娩刺激而引起的较强烈的精神反应,还与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有关。

  正确做法:建议大家从孕期开始就适当地学习一些生产的知识,做好生产的心理和物质准备,在产后这一人生特殊的时期,家人一定要对产妇更加理解和关爱,丈夫最好能陪伴在身边,凡事主动去做,关心妻子。特别是性格内向、脾气固执的女性;家人对生男生女很在乎的;生产时动过产钳的产妇,家人更加要注意必要时请心理医生指导。

  叮咛六:乳房需要更多关怀

  乳房是女性重要的性器官,为了防止女性产后乳房下垂和产生一些乳腺疾病,从产后就要注意保健。

  正确做法:母乳喂养,不要不戴胸罩,应该戴方便喂养的胸罩;如果奶吃不完,要排空,以不胀为标准。

  叮咛七:产后42天忌房事

  子宫内的创面及子宫复原至少需42天,如果过早行房事,有可能将病菌带入,引起盆腔炎症。

  正确做法:最好在产后检查生殖器官已恢复正常再行房事,另外,不来月经不等于不排卵,哺乳期也要注意避孕。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