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幼儿园 >> 小儿过集体生活的心理准备

小儿过集体生活的心理准备


www.cnkang.com  2010-12-16  中国康网    
核心提示:小儿过集体生活的心理准备 我们常听到一些家长说“这孩子不听话在,送到幼儿园过过集体生活就好了。”那么是不是孩子一送幼儿园就会学好,不用家长操心了呢?2——3岁小儿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活动能力……

  我们常听到一些家长说“这孩子不听话在,送到幼儿园过过集体生活就好了。”那么是不是孩子一送幼儿园就会学好,不用家长操心了呢?2——3岁小儿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应该上幼儿园过集体生活,使孩子从各方面得到锻炼,但是如果家长采取“一送了之”的态度,结果会是欲速则不达。

  上幼儿园是孩子生活中的第一次改变,从自由自在的家庭生活进入到有约束、有规律的集体生活,从家中“小皇帝”变为幼儿园的普通一兵,这种较大的变化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适应的。每年都有许多家长为孩子入托难而发愁,即使进了幼儿园孩子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有的孩子不愿去幼儿园,哭哭啼啼,甚至拒绝吃饭,有的孩子在幼儿园一声不吭,整天独自坐着,不和小朋友玩,胆小、孤僻;还有的孩子坐不住、打打闹阂,不是把这个打了,就是把那个碰了,或者是自己跌伤了等等。所有这些行为表现都不能适应集体生活,2——3岁是儿童个性发展的第一关键期,调查表明此阶段儿童容易出现的行为问题是攻击行为,破坏行为、社会退缩和抑郁,此时如果家长不能帮助孩子做好上幼儿园的心理准备,孩子对环境的变化不能适应,在幼儿园就会出现上述问题。那么家长应怎样做呢?

  首先要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要让孩子对自己动手穿衣、洗脸、吃饭感兴趣。这种自我服务习惯的培养,不是为减轻大人的负担,而是对儿童独立性的形成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幼儿园也不会为自己吃饭、穿衣、大小便而发愁。

  其次应该给孩子立点规矩,小孩缺乏自我控制和辩别是非的能力,在家里生活比较自由、随便,例如吃饭不好好吃,有的甚至要家长追着、哄着喂,这在集体生活中是不适应的,家长应该从孩子两三岁开始就立一些规矩,要求孩子遵守家庭生活的秩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待人接物方面也要懂规矩,尊敬师长,讲礼貌,关心帮助他人,同小朋友友好相处。爱护玩具,学会收拾自己的东西。尤其对那些外向、好动的孩子更要训练他们遵守纪律,能安静坐下来,和小朋友做游戏。对那些胆小、害羞的孩子则应采取多鼓励的方法,家长应有意识地带孩子出去和小朋友交往,提前让孩子熟悉幼儿园环境和幼儿园的生活习惯,克服孩子的胆怯心理。如果我们家长能帮助孩子做好过集体生活的心理准备,使孩子顺利入托,孩子在幼儿园中将会生活得快乐、幸福。这一切将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以孩子以后上学、工作都有深远意义。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