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
![]() |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
![]() |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
![]() |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
![]() |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
![]() |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
![]() |
学龄前 少 儿 |
妇女怀孕最初的2-3个月,睡眠增多,常常处于瞌睡状态;但到4-5个月后则可能出现失眠状态,由“睡不醒”转为“睡不着”。这一睡眠周期性变化,可能与怀孕后内分泌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一般情况下发生失眠,若经自我调理失败可考虑服用安眠药帮助入睡,但孕期必须谨慎使用安眠药。这是因为大多数具有镇静、抗焦虑和催眠作用的药物对胎儿或新生儿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如巴比妥、苯巴比妥等镇静药物可使新生儿发生低凝血酶原血症及出血;氟安定、硝基安定、氟硝安定和三唑仑等抗焦虑药有致胎儿畸形的危险,这些药物均不适合孕期使用。
孕期可供选择的安眠药物是安定片,此药对胎儿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性相对较高。另外,还可选用安神的中药。但即使是服用安定片催眠,仍要注意短期应用,不可连续应用超过一周。
孕期出现失眠时,最好是通过生活方式调理来达到催眠目的,安眠药能不用则不用,必须用时应谨慎选择,合理用药,以防安眠药对胎儿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