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素质教育 >> 给孩子治网瘾也要给家长开药方

给孩子治网瘾也要给家长开药方


www.cnkang.com  2011-2-2  中国青年报    
核心提示:给孩子治网瘾也要给家长开药方   “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儿子,你真的变了。”对比了儿子进入基地训练前后的照片,网瘾少年小宁(化名)的母亲感叹道。   据了解……

  “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儿子,你真的变了。”对比了儿子进入基地训练前后的照片,网瘾少年小宁(化名)的母亲感叹道。

  据了解,这名叫小宁的男孩日前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接受了为期40天的网瘾治疗。与其他网瘾治疗机构不同的是,基地有近2/3的课程内容需要家长参与,用“孩子有病,家长吃药”的家庭疗法治网瘾,至今已将数千名网瘾患者从虚拟世界里拉了出来。

  7月8日,由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和北京军区总医院举办的中国《家庭预防网瘾指南》研讨会在京举办。会上,戒掉网瘾的小宁、小康(化名)第一次勇敢面对专家和公众,说出自己网瘾背后的酸甜苦辣。

  初中时的小宁,“成绩很好,也很快乐”。在他看来,像家里买车买电器的大事,父母都要征求自己的看法。“我有一种被这个家需要的感觉,学习上也有了动力”。

  高中以来,小宁与父母的沟通明显减少。随着课业压力的增大,在学习和成长上的烦恼和困惑层出不穷,他的性格愈发暴躁,与父母的摩擦也日益增多。对家庭失望的小宁从此对“电子鸦片”上瘾,在网络中寻找快乐,无法自拔。

  “虽然网络成瘾的形成因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体因素,但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家庭是否和谐。”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科主任、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主任陶然指出了网瘾预防与家庭的关系,“通过对4000多个家庭的4000多例网瘾患者及北京16所高校、全国31个省市的调查,我们发现网络成瘾主要缘自家庭原因,家庭因素占60%~80%的比例。”

  小康坦言自己逃入网络世界是迫于父亲“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高压政策。父亲对事事要求完美,希望小康能考上名牌大学,将来找一份薪水丰厚的工作。父亲过于沉重的要求让小康感到自己永远满足不了父亲的期望,“我找到网络的虚拟世界,开始在另一个世界寻求成功的满足感”。

  像小康这样因此陷入网瘾并不鲜见。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家庭周末报高级顾问贺淑曼介绍,家庭教育的弊端对子女网瘾的形成亦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青少年在面对学校和社会的压力时迷茫、无所适从,从而给网络的入侵以可乘之机;家长对完美主义的推崇,也常常导致孩子没有自信心,感觉生活和学习都不快乐。相反,在网上玩游戏特别快乐、特别美好,子女能得到满足感。

  据了解,目前,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在校救治的网络成瘾青少年近50名,这一数字在寒暑假期间会成倍增长。这些青少年的家庭或多或少存在不和谐因素。

  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的一项调查表明,这些孩子76.3%的家庭生活不和谐或父母感情不融洽;61.1%的父母教养方式明显不一致,父亲以专制或忽视型教养较多,母亲以溺爱教养较多;52.3%的孩子评价父母缺乏温暖和理解;49.8%的父母以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为主;40.6%的父母对孩子过度干涉或保护。

  在研讨会上,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博士伍晓东同时指出,进行网络教育,家长自身对网络的认知是关键。

  据了解,54%左右的家长对网络一无所知,对一些家长可以用“谈网色变”来形容。陶然建议开办“家长课堂”,培训“称职父母”。他认为,很多青少年上网,是由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造成的。要改变孩子,就要先改变他们的家长。

  伍晓东建议,家长甚至可以尝试跟孩子一起玩网络游戏,并且分享彼此的体验和感受。如果家长一看到孩子上网就制止,反而容易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更易沉迷网络中无法自拔。

  “孩子有病家长吃药”,要让孩子克服网瘾,家长必须要改变。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秘书长郝向宏认为,基地从中国家庭实际出发,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的教育治疗模式成效显著。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