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产后抑郁症 >> 产妇需要心理呵护

产妇需要心理呵护


www.cnkang.com  2011-3-1  湖南在线--大众卫生报    
核心提示:产妇需要心理呵护   产妇在经历怀孕、分娩、产后恢复过程中,不仅生理发生变化,心理上变化也很大。尤其是产后一周内,不少产妇会发生情绪不良,虽然绝大多数两周后可以恢复……

  产妇在经历怀孕、分娩、产后恢复过程中,不仅生理发生变化,心理上变化也很大。尤其是产后一周内,不少产妇会发生情绪不良,虽然绝大多数两周后可以恢复,但若缺乏防治或防治不力,轻者可影响家庭和睦和产妇的亲子行为,重者会发展成为产后抑郁症或产后精神病,危及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及健康。据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对产后1周内的产妇进行调查发现,产后情绪不良的发生率为19.23%。专家分析认为,产妇高龄、缺乏家人的支持、医务人员的态度、剖宫产、个人平常处世表现不良等是妇女发生产后心理精神障碍的主要因素。针 对诸多相关因素,有关专家提出了如下主要预防措施:

  一、增强产妇分娩自信心,鼓励自然分娩。

  近10多年来,我国产科学界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剖宫产率过高。有研究表明,剖宫产及经产钳分娩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有增高的倾向。因剖宫产出血量较多、产后下腹部疼痛、担心麻醉及新生儿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产妇的心绪不良和情绪波动。专家的调查结果显示,自然分娩的产妇,产后抑郁情绪较少。所以,家庭亲人和医务人员应鼓励孕妇自然分娩。对需要做剖宫产的孕产妇,亲人应配合医务人员对他们进行心理呵护,解除恐惧心理和各种忧虑。

  二、重视对容易发生产后情绪不良产妇的关爱。

  一是高龄产妇。研究表明,产妇年龄是影响产后情绪不良的一个重要相关因素。年龄越高产后抑郁越大。因高龄产妇孕前身体状况、分娩过程的顺利程度、产后身体恢复都比年轻产妇差,而且高龄产妇妊娠不易,自然分娩更难,渴盼新生儿的想法多,对胎儿的重视程度高,再加上年龄与血浆皮质醇和催乳素水平有明显相关性,所以,高龄产妇是易发生产后情绪不良的高危人群。二是社会心理状况较差的产妇。有研究认为,产后抑郁情绪多见于以自我为中心或成熟度不够、敏感、情绪不稳定、好强、固执、认真、社交能力不良、与人相处不融洽等个性特点的人群中。这些产妇平常的处世表现是影响产后情绪不良的重要社会心理因素。因此,家庭和周围的亲朋好友对以上这两类产妇要格外关怀,在精神上给予真情细心的慰藉,要千方百计预防和消除她们产后的种种担心、顾虑和不顺心的坏情绪,让她们在产后具有最大的快乐与幸福感。

  三、创造温暖和宽松的“坐月子”条件。

  产妇在产褥期既需要恢复身体,又要适应母亲角色的转变,还要准备面对许多现实问题,如生男生女给家人所带来的态度和情绪、以后的工作与生活等问题,产妇都要考虑和面对。因此,现在的产妇更需要家人的帮助、支持、理解和关爱。家人应努力为产妇创造“坐月子”的优良条件。四、对孕产妇及其家人进行有关的健康教育。绝大多数产妇更早地出院回到家中休养,这更有必要对所有产妇及其家人尤其是丈夫,进行有关产后情绪不良和精神疾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家人应随时关注产妇出院后的情绪变化,如果有产后情绪不良的状况在两周内还未消失,家人就应该注意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及时送产妇到医院看心理或精神科专家门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研究员 罗照春)



    关键字:产妇  产后恢复  产后抑郁症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