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素质教育 >> 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

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


www.cnkang.com  2011-4-24  新民网    
核心提示: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   告诉孩子打针会疼,珍惜孩子童年时代的背诵、用古诗滋养孩子,睡觉不怕吵、学习也不怕吵……昨天上午,省图书馆东二楼报告厅座无虚席……

  告诉孩子打针会疼,珍惜孩子童年时代的背诵、用古诗滋养孩子,睡觉不怕吵、学习也不怕吵……昨天上午,省图书馆东二楼报告厅座无虚席,教育专家尹建莉作客“家长学堂”第七期讲座,与省城家长分享教子经验。当过12年教师的尹建莉,不仅熟悉学校教育,而且对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她还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女儿,她的女儿曾跳级两次,16岁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在个性品格方面,也表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自主自立,乐于助人。 “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当我们的手上有一块玉石――可爱的孩子时,我们必须做得正确! ”尹建莉说。

  告诉孩子打针会疼 培养他们忍耐痛苦的勇气

  “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的事情,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尹建莉说,“就说打针这件事情,孩子小时候要经历多次,不是一件可以完全忽略的小事情。大人千万不要以自己的感受去衡量孩子,认为只要把孩子摁住了,或者哄骗着打完针了,就没事了。家长应教育孩子尽可能平静地接受,并培养他们忍耐痛苦的勇气。 ”

  告诉孩子打针会疼。尹建莉认为,对于一些必须要让孩子承受的痛苦,家长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要平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孩子会看懂家长脸上的焦虑,感觉到问题严重;其次,对于为什么要打针,要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向他说明,不要认为孩子不懂就不去说;第三,对于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要如实相告,不夸大也不过分缩小,如果孩子上了一次当,他们挑战困难的勇气就会失去一次萌发的机会,并且会不再信任大人;第四要激发孩子的勇气,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孩子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最后,不要通过哄骗或者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

  用古诗滋养孩子 培养他们对诗产生好感的心理

  尹建莉说:“儿童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阅读和背诵的东西,会转化为智慧财富,伴随终身。应该珍惜孩子童年时代的背诵,不要让他把时间浪费在一些平庸之作上。 ”

  从陪伴自己孩子圆圆从小读古诗的经历,尹建莉认为,在孩子两三岁前,读诗不用解释,只要把古诗当作唱歌、让孩子体会其中的韵律感觉就可以了;到孩子四五岁时,再加进一些简单的讲解即可。 “给孩子读古诗,忌讳‘过度解释’。大量的朗读和背诵是学习古诗词最经典的方法,这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这个方法最简单也最有效。 ”

  尹建莉还提醒家长,孩子之所以能对学习古诗有长久的兴趣,在于家长不把背古诗当作一项单方面加给他的任务,而是当作共同的爱好,一起慢慢享受。“不要让孩子给别人表演背诵古诗,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他背会了多少多少古诗,这样才能让孩子对诗歌抱有单纯的心境,也才能产生真正的好感。 ”

  不要怕孩子受到打搅 培养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

  “这些年我不时去看刚生了宝宝的亲戚朋友,发现不少人总是非常小心地呵护婴儿的睡眠。说话的声音压低了,把电话线也拔了,生怕有动静吵醒孩子。此外,还有个比较麻烦的倾向是,在学校或者家庭里面,大人也在尽力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怕孩子受到打扰。 ”尹建莉认为,无菌仓里面培养不出体格健康的人,靠消灭周围正常声音来成全学习的做法也没有道理。 “在一个正常环境中备受打扰的孩子,他在安静的环境中同样容易受到打扰,真正打扰他的不是那个声音,是他寻找声音来源的习惯。 ”

  在尹建莉看来,孩子的睡眠完全可以和大人的正常活动做到两不打扰,一个略有噪音的环境还有利于养成孩子睡觉不怕打扰的好习惯。在学习方面,既不需要故意制造噪音,也不需要过分追求安静,邻居家传来的电视声音和吵架声、汽车在马路上行驶的声音和喇叭声、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声,都是城市的天籁,坦然面对这些声音,学会和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就不会被打扰。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家长不可能为孩子营造出一个百分百理想生长的条件。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就等于为他提供了能随身携带的好环境! ”尹建莉说。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