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心理行为语言 >> 宝宝依恋的形成和产生过程

宝宝依恋的形成和产生过程


www.cnkang.com  2011-5-16  39健康网    
核心提示:宝宝依恋的形成和产生过程   婴儿从出生那时起就开始了同父母(特别是母亲)的交往。这是依恋形成的源头了。   婴儿从出生那时起就开始了同父母(特别是母亲)的交往。……

  婴儿从出生那时起就开始了同父母(特别是母亲)的交往。这是依恋形成的源头了。

  婴儿从出生那时起就开始了同父母(特别是母亲)的交往。在这种不断的交往过程中,婴儿与父母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强烈、持久而又密切的感情联系。具体表现为:孩子对他的主要照料者特别“粘乎”,每当照料者不在身边,就会显得焦虑不安。心理学家称之为“依恋”。

  依恋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那么,这种依恋是如何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呢?

  一般认为,父母作为照料者,为婴儿提供生理上的满足,从而引起孩子对父母的依恋。但是,在猴子身上的实验却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有心理学家设计了两只人工制作的“母猴”,一只用金属制成,身上装有奶瓶;另一只用绒毛制成,但不装奶瓶。当把一只刚出生的幼猴放入有这两只“母猴”的笼子里时,观察发现,当幼猴饿的时候,会小心翼翼地到金属“母猴”那里吃奶,吃了奶,就马上跑回绒毛“母猴”那里,紧紧地依偎着它。要是笼子里出现了不速之客,幼猴更是会寸步不离绒毛“母猴”。看来,并不是“有奶便是娘”,猴子还需要皮肤的接触和感情的抚慰。

  猴子尚且如此,人类就更不用说了。心理学家认为,母子之间的早期皮肤接触,会促进亲子依恋关系的早期发生。孩子通过与母亲的皮肤接触,得到了情感上的满足,获得了安全感。这种早期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对今后孩子的情感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