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幼儿园 >> 对“两面派”孩子作好沟通是关键

对“两面派”孩子作好沟通是关键


www.cnkang.com  2011-6-5  《健康娃娃》    
核心提示:对“两面派”孩子作好沟通是关键   孩子为何在幼儿园与在家的表现会有天壤之别?为何在集体中养成的好习惯,回家后不能保持下去?这恐怕是许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使……

  孩子为何在幼儿园与在家的表现会有天壤之别?为何在集体中养成的好习惯,回家后不能保持下去?这恐怕是许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孩子变成了“两面派”呢?

  成因一:

  在幼儿园里老师一个人要管理几十个孩子,不能保证对每一个小朋友全程扶持,她只能对孩子提出要求、发动幼儿自我管理、根据目标来实施奖惩。老师的策略是放手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但“放手”两字对爱子心切的家长而言,实在太难。孩子看破了这一点,当他知道自己是“太阳”,家里其他人都是“卫星”时,他所有的自律意识都不见了。爱一泛滥,孩子的“成熟期”就延后了。这也是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在幼儿园很懂事,在家不懂事的原因。

  成因二:

  有些孩子本身的特点是较文静又较聪明的,可在家中受到的干涉过多。例如家长出于心疼或怕孩子做不好而不让孩子做这做那、不尊重孩子的独立性、主观地否定孩子的要求和观点,只注重物质上的满足而忽视孩子心理需求。由于孩子自己的能力在家中得不到肯定而有一种压抑感,遂产生对家长的不满和反抗,因一点小事也会大发脾气。而当他们在自己的同龄人中时,大家地位平等,自身才能得以充分地施展和肯定,于是感到自信而愉快,与人交往也表现得友好、有忍耐性。

  帮孩子拿下“假面”

  如果你的家里也正好有这样的小小“两面派”的话,千万别着急,下面一些建议你可以试试。

  1.家长与幼儿园多沟通,全面、客观地了解孩子,及时发现其行为表现的问题。对不良的行为,应保证家园一致,共同加以矫正,用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

  2.家长对于幼儿两面行为中积极的一面要肯定:“今天你在幼儿园帮老师开饭,真好。要是你在家里也能这样做就更好了。”

  3.家长需反省自己的行为。如老师会对孩子好的表现及时表扬,而家长可能熟视无睹;老师会坚持孩子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而家长可能代而为之;等等。

  4.帮助孩子学会辨别行为的好与不好,并让孩子懂得好的行为受人欢迎,自己也开心;不好的行为让人讨厌,自己也不高兴。

  5.更多地运用“看得见”的精神鼓励。对幼儿而言,在墙上为他贴小红花,是非常有效的正面鼓励,尤其对形成一个长久的好习惯而言,由此产生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是任何物质鼓励所不能取代的。

  最后想提醒每位妈咪注意的是,通常表现出来孩子“两面派”是正常的现象。集体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因此孩子会收敛他的本性。回到家中,孩子松驰下来,享受一点“马放南山”的放松状态,也符合孩子的本性。所以千万别再皱眉叹气啦!在批评你的“两面派”孩子之前,有效地和他沟通,那将永远是必需的!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