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
![]() |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
![]() |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
![]() |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
![]() |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
![]() |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
![]() |
学龄前 少 儿 |
“早产是所有产妇都不愿碰到的事,新生儿在肚子里多呆一天比出来呆一周甚至一个月都要好。”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杨杰表示,“但是万一不幸碰到早产,产妇也不要太惊慌,家庭成员、产妇要配合医院做好早产儿的护理,帮助宝宝渡过难关。”
家长可在家对早产儿进行抚触,给孩子一些爱的传递。
早产儿呼吸暂停要及时“刺激”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小于260天),出生体重不足2500克,身长在46厘米以下的婴儿。 据资料显示,我国早产儿出生比例为6%~8%,广东省每年出生的新生儿有1048万。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住客”里,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占了较大比例。随着中国又一轮生育高峰的到来,庞大的出生人口基数导致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数量日益增多。
过早的出生,使早产儿先天不足,体内各器官发育不成熟,体质弱,适应环境能力差,因此,胎龄越小越不容易存活,“精心护理对早产儿十分重要”,杨杰介绍,有的早产儿不到28周就出生了,在医院要呆长达8~9周,一般要到37周,体重达到2.5公斤才可以出院。据悉,对早产儿的护理主要是针对并发症护理的,除按正常新生儿护理外,早产儿必须至少过呼吸、喂养、感染三道关。
第一关是呼吸关。早产儿因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常不规则,甚至出现频繁的呼吸暂停或呼吸衰竭。另外,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要保持张开状态而不萎陷,需要一种称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参与,早产儿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较少,容易出现肺泡萎陷,通气降低,出现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因此早产儿应在医院中接受治疗,进行气管插管并注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早产儿出院后,家长也要密切注意孩子的呼吸,由于早产儿比较容易出现呼吸暂停,因此一旦早产儿"忘"了呼吸时,家长要及时刺激他,如弹弹他的脚板底,提醒他呼吸。”
2.喂奶要控制好频率和奶的冲调比例。由于早产儿一般要进ICU,脱离母亲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出院后基本上都是人工喂养或者混合喂养,在住院期间一般由医院为早产儿配置奶粉。据了解,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早产儿和低体重儿一般使用早产奶粉或者专为早产儿配置的液体奶,但目前国内市场上尚无此类产品,对此,杨杰表示,出院的早产儿在家可以用普通奶粉,但家长一定要掌握好冲调比例。用奶瓶喂奶时,奶头孔眼不宜过大,否则乳汁流得太快,易引起呛咳,甚至发生窒息。但奶头孔眼也不宜太小,以免吸奶费力,引起疲劳。吸吮和吞咽能力差的早产儿,可使用套有橡胶管的滴管喂奶。喂完奶后,可让婴儿侧卧,这样即便是吐奶也不容易呛咳,能避免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早产儿易患厌食症
编辑: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