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心理行为语言 >> 加强语言能力妈妈有新招

加强语言能力妈妈有新招


www.cnkang.com  2011-7-25  太平洋女性网    
核心提示:加强语言能力妈妈有新招   建议四:明赞同,暗补充,让宝宝“畅所欲言”   瑶瑶(化名)从托儿所回来,高兴地给妈妈念儿歌,“一只小蚂蚁,看见一粒豆”,但她却念成……

  建议四:明赞同,暗补充,让宝宝“畅所欲言”

  瑶瑶(化名)从托儿所回来,高兴地给妈妈念儿歌,“一只小蚂蚁,看见一粒豆”,但她却念成了“一只小蚂蚁,看见一‘溺’豆”。妈妈说:“错了!瑶瑶,是看见一粒豆,不是一溺豆。”瑶瑶说:“一溺豆!”“不是,”妈妈又纠正,“一粒豆。”瑶瑶还是念:“一溺豆!”妈妈说:“一粒、一粒、一粒豆。”“一溺!一溺豆!”“啊呀!不对!再跟我读,一只小蚂蚁,看见一粒豆。”“一只小蚂蚁,看见一‘溺’豆。”“不对!一只小蚂蚁,看见一粒豆。”“一只小蚂蚁,看见一‘溺’豆。”“一只小蚂蚁,看见一粒豆。”……妈妈问:“怎么不读了?”“不想读。”瑶瑶转身跑了。

  瑶瑶本来对这首儿歌很感兴趣,却受到妈妈不断地纠正错误的打击。其实瑶瑶妈妈完全不必这么“认真”。咬音不清在婴幼儿期是常有的事,有时需要在很长时间内才能纠正过来,有的宝宝在三岁以前总把“苹果”叫作“屁股”,把“饮料”叫作“饮尿”,这没有什么。错误多少并不重要,孩子迟早会纠正,如果说话的信心受到打击,孩子不肯开口讲话的话,事情就大了。

  所以,对宝宝讲错的话,父母不要急于去纠正,和瑶瑶一起高兴地念上几遍,用正确的音暗示她几次,如果仍没有效果,可能是宝宝没有注意到,或注意到了但一时改不过来,可以另找机会练习“粒”的发音。明赞同、暗补充的原则对于扩充宝宝的词汇量是非常重要的方法。比如,带着宝宝在公园里玩,宝宝看见远处一个红衣小女孩,高兴地指着说“姐姐!好看!”你可以说,“姐姐,姐姐穿着红衣服,真好看!”这样的谈话,能帮助孩子扩展谈话的内容,使用更多的词汇。当然,在多次暗示以后,宝宝也会渐渐纠正发音的。

  建议五:情境中扩大词汇量

  亮亮(化名)的妈妈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广告:本培训班让您不到三岁的孩子两个月内能掌握五百个新词!!超前掌握语言能力,促进智力发展。她心动了。这个培训班,是把大量的新词编成简要的顺口溜,花大量时间让宝宝反复读,反复听。亮亮刚去的20分钟还比较感兴趣,很快就厌倦了,又吵又闹。该培训班的老师建议亮亮妈妈多训练训练亮亮的注意力。

  现在这样的训练班多如牛毛,其中不乏混水摸鱼的教育骗子。两岁孩子学习的语言,主要是口语,不是一门具体的学科,是交流的工具,没有必要把它单独提出来,以扩大词汇量为目的专门设计活动。词汇的学习是渗透在其它的各种活动中的,是在情境中学习的。比如,坐下来和孩子在一起谈谈托儿所的小玩具,因为宝宝接触多,所以宝宝就会讲;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饭等随意的交流,因为有家人的表情手势和日常习惯的暗示,宝宝也会讲;看着图画来讲故事,有图画情节上下文的暗示,宝宝也会讲。慢慢地,宝宝经验增加了,成人不断地帮助扩充,词汇量就会不断扩大。

  我想强调的是:词汇的学习是渗透在宝宝日常生活各种活动中的,是在情境中学习的。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