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心理行为语言 >> 批评,也要用些技巧

批评,也要用些技巧


www.cnkang.com  2011-7-31  新浪母婴频道    
核心提示:批评,也要用些技巧   怎样批评孩子,里面可有不少学问。说深了,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说浅了,又怕孩子不把批评当回事。怎样批评犯错的孩子,既能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又不伤到孩子……

  怎样批评孩子,里面可有不少学问。说深了,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说浅了,又怕孩子不把批评当回事。怎样批评犯错的孩子,既能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又不伤到孩子呢—

  就事论事,以尊重为前提

  我们首先应该明白,孩子的成长是从认识错误开始的。错误产生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所以对待孩子的错误,我们要采取宽容的态度。这里所说的宽容,并不是无所谓和任其发展,而是要就事论事,不要翻老账,不要把问题扩大化。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应首先了解孩子出现错误的原因,采取集体教育或心理暗示等方法提醒孩子,切不可不论青红皂白一通粗暴指责。尤其应避免使用以下语言:“傻瓜,没用的东西!你怎么这么没出息!我真后悔生了你!打住,不许顶嘴”等等。因为这样不仅使被吓坏了的孩子认识不到自己错在哪里,而且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孩子一旦失去自尊,任你怎样批评也没用了。

  具体到位,批评也要出新

  批评就是试图改变对方的想法、态度和行为。如果孩子把家长的话当作耳旁风,那批评就毫无意义了。如:家长常说的一些话是:“快点,别磨磨蹭蹭的!”“去把玩具捡起来!”等等。这样一些单调、重复、刺激的话,孩子很快就会失去感觉,产生“心理惰性”。家长应多想想办法,换一种说法,孩子可能会更容易接受。如:“妈妈到时间了,上班可不能迟到的。”或“快让玩具回家吧!”

  心平气和,重在讲清道理

  有时孩子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已犯错,这时责备他们不会有任何作用。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景:一边是大声哭闹的孩子,一边是厉声训斥的家长。人处于激动时,语音的分贝总是很高,节奏很快,神经紧绷,面红耳赤,情绪失控,争执只会越来越严重。所以,遇到孩子不接受批评时,家长应持平和的态度,同时降低声调,这样不仅能使孩子情绪稳定,也容易使自己变得理智。然后再帮助孩子讲清事情经过,找出错误的原因和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趁热打铁,进行浅显易懂的说理教育——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觉得你是在真诚地帮助他,从而更容易接受。

  暂时搁置,留出自省空间

  有些很明显的错误,孩子自己也会意识到。这时家长可采取冷处理的办法,保持沉默,暂时将此事搁置不提。因为,此时孩子多已经做好挨批评的心理准备,如果家长如他所愿批评了他,他反而可能会如释重负,转眼就把事情忘掉了。而如果家长不批评,他反而会忐忑不安,猜测家长的心理,进行自我反省。适度、适时的沉默可造就紧张的气氛,此时无声胜有声,迫使孩子自我检讨。之后再与孩子交换意见,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培养出会思考、会解决问题的孩子。

  文/安徽蚌埠汽车管理学院幼儿园 杨静红

  责任编辑:三宅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