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心理行为语言 >> 孩子爱“攻击”家长巧应对

孩子爱“攻击”家长巧应对


www.cnkang.com  2011-8-29  新浪母婴频道    
核心提示:孩子爱“攻击”家长巧应对   孩子有打人、骂人之类的攻击行为,急的是家长。不过,在着急上火之前,我劝您先认清——   孩子攻击为哪般?   孩子的攻击行为可分为两种:工具性的攻……

  孩子有打人、骂人之类的攻击行为,急的是家长。不过,在着急上火之前,我劝您先认清——

  孩子攻击为哪般?

  孩子的攻击行为可分为两种:工具性的攻击和含有敌意的攻击。

  工具性的攻击仅仅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例如为了得到别人的玩具;含有敌意的攻击则以损害他人为目的。3~7岁孩子的攻击行为都不含敌意,属于工具性的攻击。

  常用对策有偏颇

  矫正孩子的攻击行为,家长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惩罚。

  这种权威式的高压政策,常常会使不善于思考的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因而故意犯规、违拗父母。

  另一种方法是暂时转移注意力。例如:看见孩子在外面打架,便用哄骗的办法把他拉到屋内看电视。但是,由于孩子的攻击性行为随时都可能因为各种事情而“反复发作”,所以,这种方法只能收效一时,并不是一种控制、减少孩子攻击行为的好办法。

  “第三类妙计”——扩散思维

  矫正孩子的攻击行为,家长不妨采用一种扩散思维的方法。

  扩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求异思维,它能帮助儿童开阔思路,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争执白热化的时候,能为攻击型的孩子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避免攻击行为。

  扩散思维应用实例

  比如,当小明因为抢不到皮球而推倒小阳时,家长就可用扩散思维法帮助孩子思考:

  “推倒小阳是得到皮球的一个办法,但是,有没有不推人就能得到球的办法呢?好好想想,你会有办法的!”

  小明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回答:

  “叫妈妈买一只皮球给我。”

  “到有皮球的亲戚家玩。”

  “我们比谁跑得快,谁快谁先玩球”。

  “我们可以一起玩皮球。”

  “我拍球,他在旁边数数。”

  ……

  家长利用孩子提供的答案,一方面锻炼了孩子的思维;另一方面,也让孩子知道:解决争端并不是只有“攻击”一种方法。要知道:幼儿之所以会用攻击行为对付别人,常常是因为没有开动思维机器;而用扩散思维法训练孩子,就能让他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认识问题,思路一旦打开,就能轻而易举地走出攻击行为的死胡同。

  家长备忘

  在帮助孩子运用扩散思维时,家长须注意以下三点:

  一、要持续不断地推动孩子去思考,你可以这样说:“不错,你提出了一种好办法,再想想看,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二、孩子很可能说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答案,这时家长不要着急,更不要轻易否定。因为否定会使孩子不敢再去想更多的办法。只有家长的不断鼓励,才能使孩子愉快地找到答案,当有趣的答案越来越多时,孩子也会兴奋不已。

  三、在出现了大量答案后,家长要帮助孩子分析比较,让他找出既有助于合作、又切实可行的方案。这时,家长要表扬孩子:“你找到了一个了不起的好办法!”最后,要让孩子自己去试试看,让他亲自看到“聪明思考”的成果,体会到不攻击也能解决问题的欣喜。

  ●林明崖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