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艺术培养 >> “考级”应让孩子享受快乐

“考级”应让孩子享受快乐


www.cnkang.com  2011-8-14  中国幼教网    
核心提示:“考级”应让孩子享受快乐   开始于1989年的业余音乐考级,每年都与高考一样热在三伏。钢琴、小提琴、手风琴、大提琴、电子琴等种类的乐器及声乐都有业余音乐考级。据……

  开始于1989年的业余音乐考级,每年都与高考一样热在三伏。钢琴、小提琴、手风琴、大提琴、电子琴等种类的乐器及声乐都有业余音乐考级。据笔者了解,每年全国各地参加业余音乐考级的人数超过10万人次;学生家长对考级的重视程度绝不亚于紧张的高考,客观上音乐考级成了另一个领域的“应试教育”。那么,考级为什么具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有业内人士认为:都是考学惹的祸。小学升中学、中学升大学,有了音乐考级证才拥有了“艺术特长生”报名资格。

  可也有专家从另一个角度称音乐考级证“如同废纸一张”,这与大多数参加考级的学生及其家长想法大相径庭。他认为,在国际上,音乐考级并不是一种公认的制度。有关组织设立考级的最初宗旨是“促进青少年学习音乐,提高音乐素养”,把考级作为对孩子音乐水平衡量和评定的手段。但随着考级热的升级,弊端也显而易见:为直奔考级的“主题”,很多孩子只是苦练应考的几支曲子,偏废了基本功;功利目的的驱使,使一些违背“考级”初衷的假、劣现象随之产生。

  笔者一直认为,孩子学音乐应注重素质、感觉的培养,从中懂得欣赏和理解音乐,用心灵去感悟音乐,而不是单纯学技巧。但是现如今,为了考级,家长不仅让孩子反复弹奏几首歌曲,把音乐学习变成单调乏味的机械训练,甚至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超越了孩子发展的速度和限度,结果不仅扼杀了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还可能压抑孩子的个性。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曾说:“成功的秘诀是兴趣,对少年儿童所从事的活动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兴趣一经形成,它就会磁石般地吸引着少年儿童去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如何才能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孩子能深切地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艺术美?最好办法就是给他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让孩子不知不觉爱上音乐。

  在此还值得一提的是――在学习音乐的同时,还要加强孩子的文学艺术修养。虽然,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但作为人类的生活和情感的艺术再现或表现,它们又有共同性,不乏相通之处。当代著名的指挥家阿巴多在谈到这类问题时说:“我认为了解音乐、绘画和文学的各个方面是很重要的……有时候我读到的书或看到的绘画中的某些东西之间是有关系的,会在音乐上对我有所帮助。”广博的文学艺术修养,不仅仅有助于青少年进入直接相关的乐曲的审美高层次,而且对艺术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的全面提高大有裨益。

  因此,如果家长们都以平常心对待考级,不让孩子单纯把考级作为学习音乐的最终目标,不把考级看得太急功近利,让孩子享受着音乐带来的快乐,使孩子从“应试型”转向“快乐型”,让孩子每一个学习状态(如勤奋、懒惰、勇敢、畏惧等)都转化为积极的人生教育,才能让孩子真正享受到艺术的熏陶,长大后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