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心理行为语言 >> 别让宝宝受了妈妈情绪的伤

别让宝宝受了妈妈情绪的伤


www.cnkang.com  2011-9-10  《妈妈宝宝》    
核心提示:别让宝宝受了妈妈情绪的伤   当宝宝变得行为乖张、异常黏人、总是喜欢哭闹、入睡困难或者睡不踏实,甚至没有任何器质性的原因却无端地头痛腹痛或者引发其他“疾病”的时……

  当宝宝变得行为乖张、异常黏人、总是喜欢哭闹、入睡困难或者睡不踏实,甚至没有任何器质性的原因却无端地头痛腹痛或者引发其他“疾病”的时候,做妈妈的你是否想过,真正的罪魁或许不是别的因素,而恰好是你的不良情绪呢?

  欣欣是个2岁的小男孩,一直都很好带,不过最近突然出现很多“问题”行为,比如白天不许妈妈去上班;妈妈回到家就纠缠不放,一步都不离开;晚上入睡困难,夜间常常无缘无故地醒来好几次,并且每次醒来都哭闹不休,一定要妈妈抱着他不停地里走来走去,他才会慢慢地安定下来。

  欣欣妈的上班压力很大,加上欣欣一闹,睡眠质量不高,她就更累了。有一次,欣欣妈听了朋友的建议,在欣欣夜间无端哭闹的时候,决定狠狠心不理睬他。没想到小家伙居然硬生生地哭了一个多小时,直到妈妈妥协,他才在极度困倦的情况下,抽咽着窝在妈妈怀里睡着了。越来越累的欣欣妈更心烦了,有时候难免对欣欣失去耐心,因此发发脾气也是常有的事情。不过欣欣可不体谅妈妈的苦衷,他的行为一点儿都没有好转,甚至越演越烈,给妈妈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挫败感。

  透视欣欣的“问题”行为

  欣欣妈咨询了很多人,排除了诸如缺乏营养素、疾病、就寝环境不良等能够想到的所有问题,但还是没能让欣欣变得乖巧。欣欣妈变得越来越焦虑,而欣欣的“问题”行为也跟着不断升级。欣欣妈带他看过好几次医生,医生的结论都是没有发现器质性原因。这让欣欣妈非常苦恼:难道才2岁的宝宝就学会了撒谎吗?最终,欣欣妈筋疲力尽,只好听天由命,放弃任何努力。

  令欣欣妈欣慰的是,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位做心理咨询的朋友,跟朋友家长里短地一聊,欣欣妈这才明白,欣欣确实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完全出在自己身上。原来,欣欣妈这段时间在工作上遇到一些麻烦,她被老板从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发配”到另外一个不那么重要的部门,虽然老板美其名曰“方便她更好地照顾孩子”,但是欣欣妈每每想到自己工作一直都很努力,虽然现在有了孩子,却并没有因此影响到工作,她就难免感觉不平衡。

  以前回到家,欣欣妈都会很开心地陪欣欣玩,而自从有了这次不愉快的调换工作的经历之后,欣欣妈再也无法像以前一样全心全意陪伴欣欣了。即便跟欣欣玩的时候,她也常常走神,总是在考虑怎么样干得更好,以实际行动来体现自己真正的实力。当然,为了证明自己有了孩子一样可以努力工作,欣欣妈还常常主动加班,更加卖力地工作,于是陪伴欣欣的时间就更少了。

  朋友指出,欣欣虽然还小,但是他一样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妈妈敷衍的态度和焦虑的情绪,因此,建议欣欣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欣欣相处的时候把工作抛到脑后,全心全意陪伴欣欣,全面提高和欣欣相处的质量。果然,过了没几天,欣欣就变得乖巧了很多,欣欣妈的烦恼自然也消失了。

  宝宝具有察觉心理的本能

  我们常常以为宝宝小,什么都不懂,因此,在跟宝宝玩耍的时候,我们有时候就会掉以轻心,一边想着自己的事情,一边“假心假意”陪宝宝玩耍。实际上,宝宝虽小,他一样具备感知妈妈情绪的本能,可以准确地感应到妈妈情绪的变化,并以他与生俱来的方式给予回应。别说欣欣已经2岁,具备了足够理解与表达人类各种情绪的能力,即便是两三个月的婴儿,他也具有令人惊诧的观察力、理解力和反馈能力,能够敏感地察觉抚养人的行为心理特征。

  婴幼儿就更不一样了,在跟父母交往的时候,他们的观察力、理解力和反馈能力常常会远远地超出成人的想像。虽然他们还不太会用语言表达,但是他们一样可以准确地察觉父母尤其是妈妈的行为心理,与父母声息相通。比如婴儿一出生就对妈妈的声音有特别的偏爱,他能准确地判断出是谁在抱他,他似乎更享受在妈妈怀抱里的感觉。如果周围有人逗弄他,那些面相比较柔和、真正打心眼里喜欢孩子的人往往更受欢迎,而那些看起来堆满了笑、内心深处实际上讨厌孩子的人,他就会本能地回避。婴幼儿有一种截取成人身上最原始、最隐晦的心理秘密的本能,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天生就有孩子缘,而有的人似乎天生就不受孩子欢迎。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