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常见疾病 >> 天热了小孩该防哪些病

天热了小孩该防哪些病


www.cnkang.com  2011-11-6  当代家庭教育报    
核心提示:天热了小孩该防哪些病   小孩子免疫力低下,体温调节功能差,进入夏季之后,难以适应夏天的高温环境,容易患下述疾病,家长需从生活细节方面注意防范。   小儿“夏季热”   ……

  小孩子免疫力低下,体温调节功能差,进入夏季之后,难以适应夏天的高温环境,容易患下述疾病,家长需从生活细节方面注意防范。

  小儿“夏季热”

  两岁的毛毛近几天常常烦躁,总要喝水,不愿吃东西,体温达

  38. 5℃。妈妈非常着急,赶紧去医院。儿科大夫给毛毛做了血常规、小便及其他功能检验,均没发现有病理性改变,医生告诉妈妈,小毛毛得的是小儿“夏季热”。

  点评

  小儿“夏季热”又称为“暑热症”,是炎夏酷暑时节婴幼儿常见的发热性疾病,多见于半岁至三岁的小儿。夏季热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此年龄阶段的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发汗机能不健全,难以适应夏季酷暑环境所致。小儿夏季热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有时高达

  39—40℃,但大多不出汗,常伴有口渴、小便多、食欲不佳、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嗜睡等症状,病症可持续1—2个月。该病的防治方法是给孩子多喝水,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加强营养,发热时用温水洗澡(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不必用解热药,即使用解热药也无法使体温下降。

  婴儿“脱水热”

  一岁的兰兰不知为什么这两天出现了无名热,妈妈给她吃些退热药,体温仍然持续不退,又给她喂了些凉开水后体温却恢复正常了。妈百思不得其解,抱孩子去了医院,医生告诉兰兰妈,孩子患了“脱水热”。

  点评

  “脱水热”是盛夏酷暑婴儿的常见病,有些婴儿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烦躁不安,并伴有脱水及发热症状。该症是因为炎夏人体通过排汗丢失大量的水分所致。正常情况下水占婴儿体重的70—80%,婴儿夏日每天需水量为每公斤体重100至150毫升。假如你的宝宝是7公斤的话,那每天需补充750至1000毫升的水分。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婴儿就会发生细胞脱水,使体温升高。据测定,体温每升高1℃,体内水分即蒸发掉10%。脱水造成发热,发热加重脱水,使病情加重。因此,小儿一旦出现脱水热,要及时供给足量的水分(通常补1%盐水或5%葡萄糖水,每次10—15毫升,每2小时一次)这样做了以后,患儿体温会迅速下降。

  细菌性痢疾

  五岁的冬冬吃了一块从冰箱拿出来的西瓜,接着又喝了一瓶饮料,不一会儿就喊肚子疼。妈妈给他服了两片颠茄,疼痛是减轻了,可到了晚上冬冬开始拉肚子、发高烧。妈妈抱孩子去了医院,经化验大便,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

  点评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所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夏季为高发期。当病儿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吃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或喝了被污染的水即可患病。其传染媒介为苍蝇,2—7岁的小儿多患此病。

  菌痢的典型症状为高烧、腹痛、脓血便,小儿发病多以中毒型为主。为此,夏季小儿突然高烧,应警惕小儿菌痢的发生。

  小儿菌痢的预防主要是不吃生冷食物,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的瓜果,饭前便后洗手。天热时,还应注意防止小儿腹部着凉。

  小儿“肠痉孪”

  三岁的明明嚷着要吃冰棍,妈妈买了五根,明明一口气就吃了三根。十多分钟后,明明喊肚子疼。妈妈赶紧找邻居张大夫,张大夫问清情况后,告诉明明妈,孩子是肠痉孪。

  点评

  肠痉孪是夏季小儿常见的急腹症。顾名思义,就是肠子“抽筋”引起一时性剧烈疼痛。一般肠痉孪疼痛时小儿哭闹不安,但时间不长,多为几分钟至十几分钟,过后一切正常。肠痉孪的发病原因是在突冷的刺激下血管收缩,供血不足,引起肠臂肌肉痉孪。夏季小孩大量贪吃冷饮是引发肠痉孪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小儿肠痉孪,家长不必惊慌失措,只需在孩子腹痛时用热水袋热敷或按摩,即可缓解。

  主治医师 肖祥云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