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潜能开发 >> 孩子多咀嚼,可为智商加分

孩子多咀嚼,可为智商加分


www.cnkang.com  2011-12-4  新浪母婴频道    
核心提示:孩子多咀嚼,可为智商加分   日本朝日大学医学院船越教授有一句名言:“咀嚼能力强的孩子没有一个是笨蛋”。他的解释是:人的下巴肌肉与大脑之间有一条“热线”,咀嚼动作牵动面部表情肌……

  日本朝日大学医学院船越教授有一句名言:“咀嚼能力强的孩子没有一个是笨蛋”。他的解释是:人的下巴肌肉与大脑之间有一条“热线”,咀嚼动作牵动面部表情肌,能增加头部血液循环,从而使脑细胞获得充分的氧气与养分,因而大脑活力得以提高。

  同时,咀嚼运动对味觉、嗅觉神经也是一种适时刺激,如此大范围的刺激作用能增加脑部激素的分泌,促进大脑功能的提高。有专家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咀嚼力х频度=大脑功能。

  另外,咀嚼还可以收到增进视力、健美牙齿之功效。就视力而言,咀嚼通过咬肌运动,增强眼晶体的调节机能,从而使视力发育保持正常。日本专家调查了近300名女学生,发现喜欢吃硬食的孩子视力往往都很好,近视发生率远远低于常吃软食的同龄孩子。至于对牙齿发育的影响,咀嚼的意义更大。特别是6岁以后,孩子进入换牙期,咀嚼可以避免双层牙、牙列不齐等多种异常现象的出现。

  咀嚼既然在孩子智力与体格发育中的作用如此之大,日常生活中如何让其起作用呢?关键是让孩子学会咀嚼,适时增加食物的硬度来增加孩子的咀嚼频率、时间与强度。

  首先是把握好添加硬食的时机。一般说来,出生后4-6个月是最佳时期,应满足宝宝咀嚼功能发育所需要的生理刺激。

  其次,添加硬食应有一个与孩子咀嚼能力发育同步的程序表。出生后4个月内的宝宝只能吸入奶水,或进食流质、糊状食物(如米糊、面糊等);4个月后可引入泥状食物,这是从液体食物到固体食物的必经阶段,如苹果泥、鲜桃泥、奶油胡萝卜泥、混合蔬菜泥等等。这些有形食物应占孩子总进食量的50%左右。随着牙龈的发育,咀嚼能力进一步提高,特别是牙齿萌出以及唾液腺的分泌增多,可逐步将半固体食物摆上孩子的餐桌,如米羹、软面条、软米粥等。待孩子适应以后,可逐渐改成固体食物,如馒头片、面包干、饼干等。当前门牙和磨牙都已萌出,不妨增加些芹菜梗、玉米、苹果、核桃仁、葵花子和松仁等。这些硬果仁富含卵磷脂、不饱和脂肪酸和钙、磷、铁等,可在三餐之间食用或作为零食,对脑神经元的合成、修补和更新,以及脑神经突起和髓鞘组织的新陈代谢都有很大的帮助。

  再次,训练孩子咀嚼要有耐心。出生后4个月开始用匙给婴儿喂半固体(糊、泥状)食物时,需要注意两种情况:一是在初次试喂阶段,大多数宝宝会把半固体食物顶出或吐出,不要以为他不愿接受,几次不成就放弃了;或是见孩子有哽噎表现害怕,觉得应长大一些再喂糊状食物。这些现象都是因为与吞咽的协同动作有关的条件反射尚未形成之故,并非孩子的主观愿望。只要经过多次试喂,以上情况就会逐步改善。这种练习进食所需的时间每个孩子不同,有些宝宝经数次试喂便能适应,而有些则需一两个月方肯配合;二是母乳充足,认为不加辅食孩子也会长大,等到1岁断奶后再给稀粥、米糊,那样将会使孩子较难适应咀嚼、吞咽固体食物。

  另外,应根据孩子年龄与牙齿情况,合理给予零食。零食不仅可以拓宽孩子营养的来源,而且增加了咀嚼的机会。可选择饼干、水果、薯片、米花等。但不可过量,以免影响主食的摄入。吃完零食后要及时漱口或刷牙,预防龋齿等牙病。

  为小儿制作食品,还要讲究技巧,如将食物切成小块或细丝,便于孩子咀嚼,因为他们的咀嚼能力毕竟还较差。

  文/兰 晓(副主任医师)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