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心理行为语言 >> 批评的艺术面对犯错的孩子

批评的艺术面对犯错的孩子


www.cnkang.com  2011-12-25  新浪母婴频道    
核心提示:批评的艺术面对犯错的孩子   战国时期的官员黄喜微服私访,路过田间,看到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就大声问:“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农夫一言不发,到了地头,农夫才在黄喜耳边小……

  战国时期的官员黄喜微服私访,路过田间,看到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就大声问:“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农夫一言不发,到了地头,农夫才在黄喜耳边小声说:“边上的那头牛更棒些。”黄喜很奇怪,问他为何这么小声说话?农夫回答:“如果我大声说这头牛真棒,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我对它们的评价,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难过。”

  农夫的话颇令黄喜和今天的我深思。近日,同事对我说,她女儿拿回一张生日卡,是我女儿楠楠送给她的。我很纳闷,楠楠并没有向我要钱买卡呀,莫非她自做主张拿了我们的钱?

  回到家,我把这事告诉丈夫,并希望他和我一起让女儿“老实交代”。没想到他说:“你甭管了,这事交给我吧。”接着,他悄悄地留了一张纸条给女儿:“孩子,世界上有许多东西都比钱要重要,例如诚实……”

  几天后,女儿给爸爸留了张纸条:“爸爸,我错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随后,女儿向我们承认了她的错误。

  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面对犯错的孩子,我们不妨学学农夫评价牛那样的不事声张,效果可能会更好。

  文/唐秀君

  快乐的盒子

  文/罗 西

  克林顿还没出生,父亲就因车祸去世。那年,他妈妈弗吉妮亚刚刚23岁,虽然命运坎坷,经历了这么多的苦难,但她一直保持着快乐的性格。因为,她在头脑里“建构”了一个密封的盒子,把爱、友谊、赞誉等快乐的东西放进去,把消极、悲观、沉闷的东西锁到外面……她教育克林顿,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好心情,没有其他财富可以陪伴自己一生。

  凭着这个“盒子”,作为美国第42、43任总统的克林顿,虽然在成长和从政过程中,遇到了许多足以将他打倒的事情,但他仍旧坚强,面带微笑地应对。

  2001年秋天,克林顿的女儿切尔西到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刚开始,英国人似乎不太愿意接受她,其实,在克林顿任总统后,她一直都没有过上安静生活,总是在伤害与尴尬的夹缝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不过,她仍在微笑,她说,“父亲教我一分为二地看事情,去寻找生活的亮点,这是种快乐的能力。”

  只给他洗一只鞋

  文/李 雪

  在朋友家闲坐,无意中我发现朋友为孩子洗鞋时只洗一只。朋友解释说,这是他创造的一种教育孩子的方法,这样可以迫使孩子为了两只鞋一样整洁,自己动手将另外一只鞋也洗干净。这位父亲成功的地方在于抓住了孩子的心理特点,并在教育方法上加入了幽默的色彩,不是强迫,而是积极地引导。

  在很多场合,我们都能看到一些父母为了让孩子接受自己的意愿而不停地唠叨,实在不见效果就拿起棍棒,并伴以讽刺和挖苦的语言。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培养出来的孩子,失去了应有的创造力,个性和人格的发展也得不到完善,其内心世界常与外部世界发生冲突,显得处处与周围环境不适应。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试试给他洗一只鞋,也许用不着棍棒和斥责。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