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心理行为语言 >> “好孩子”心理也需呵护

“好孩子”心理也需呵护


www.cnkang.com  2011-12-21  河北新闻网-燕赵都市报    
核心提示:“好孩子”心理也需呵护   众所周知,许多家长都宠爱听话的“好孩子”,他们要强、乖巧、成绩好、安分守己、不惹事,做什么事情都让大人放心。但是,这些“闪光点”却……

  众所周知,许多家长都宠爱听话的“好孩子”,他们要强、乖巧、成绩好、安分守己、不惹事,做什么事情都让大人放心。但是,这些“闪光点”却容易掩盖“好孩子”人格方面的缺陷和问题,并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石家庄市东马路小学副校长刘昕说,并不是每一个“好孩子”都会出现心理问题,绝大多数“好孩子”还是相当优秀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有理由忽视他们身上存在的一些隐性问题。一般来讲,“好孩子”在心理上往往比一般孩子更脆弱,他们身上常常存在成就焦虑、任性、孤独、脆弱、自负、依赖、缺乏创造性、独占欲强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发生在普通孩子身上,比较容易被老师和父母注意到,而发生在“好孩子”身上,则容易被家长忽视,或者说使家长发生情感偏移,如果对好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宽容过多,就会使弱点变成隐患和“定时炸弹”。因此,希望广大家长都来关注好孩子”的心理健康。

  那么,作为父母,该如何关注“好孩子”的心理健康呢?刘校长提供了以下几条建议,相信会对广大家长有所帮助。

  □有意识地向孩子传达一些观念。父母要经常和孩子谈心,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教给孩子平等、服务、奉献、合作、关注、爱心等观念,让孩子尽量做到心中有他人。

  □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公益活动。父母要以身作则,教会孩子关心他人、平等待人,注意孩子身上的功利主义倾向。

  □关注孩子在同龄伙伴中的位置和感受。父母不仅要让孩子在班集体里与伙伴友好相处,也要关注孩子在一些临时性的群体、陌生人群体或邻里、亲戚等同龄伙伴中的位置,指导孩子们在不同的群体中摆正自己的位置。

  □对孩子心理多引导。如果孩子身上具有这些症状:经常会为没有当上班干部掉眼泪;特别重视考试成绩和名次;竞争对手没考好就幸灾乐祸;情绪经常大起大落;特别怕别人议论自己的不足;任何事情都想做得比别人好……父母就要注意多对孩子进行引导。

  □正视孩子所遇到的挫折。有时孩子遇到了一些挫折,父母首先受不了了。这样做,对培养孩子的抗挫折心理极为不利。另外,必要时父母还要制造一些生活中的难题,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去体会挫折,教会孩子以正常的心态去面对挫折,以良好的心态去战胜困难。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