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心理行为语言 >> 如何对待儿童的欺骗行为

如何对待儿童的欺骗行为


www.cnkang.com  2011-12-29  求医网    
核心提示:如何对待儿童的欺骗行为   学龄期儿童,最常见的欺骗行为,是考试作弊。他们伯考试成绩不好,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讥笑,家长的指责,于是在考试时作弊。对此种行为……

  学龄期儿童,最常见的欺骗行为,是考试作弊。他们伯考试成绩不好,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讥笑,家长的指责,于是在考试时作弊。对此种行为,老师和家长必须及时纠正,告诉他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考出好成绩。

  学龄期儿童大多贪玩,伯干家务,常用欺骗行为骗过父母,不参加家务劳动‘,这点也应纠正。家长应每天给孩子留下一定的劳动,让他必须做完。

  有些欺骗行为却因得到成人的“赞扬”而越来越严重。如与小朋友玩游戏时,偷偷为自己或自己的小集体作弊,往往被家长称赞为“鬼”!这是很不应该的“鼓励”。

  老师、父母都应耐心帮助孩子改正欺骗行为。发现孩子有欺骗行为不必当众宣布,个别教育会有良好效果。如到了青春期,仍不改正、则应酌情给予一定的处罚。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