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心理行为语言 >> 正确对待孩子的噩梦

正确对待孩子的噩梦


www.cnkang.com  2012-1-28  新浪母婴频道    
核心提示:正确对待孩子的噩梦   年幼的孩子晚上睡觉常会做噩梦,而且从梦中惊醒后仍惊恐不已。家长常常为此很担心。其实恶梦是睡眠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一般来说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年幼的孩子晚上睡觉常会做噩梦,而且从梦中惊醒后仍惊恐不已。家长常常为此很担心。其实恶梦是睡眠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一般来说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有些家长对孩子做恶梦存在许多误解,认为孩子做恶梦会影响智力发育。也有人认为儿童经常做恶梦,可能是早期精神分裂症或精神失常的表现,其实这些说法都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家长不必过分担扰。

  为使孩子摆脱可怕的梦魇,家长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是消除诱因。

  做恶梦多与白天精神过度紧张、心理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3--7岁的儿童往往在白天受惊吓、打骂或在入睡前看了恐怖的电视、动画故事书后,比较容易发生梦魇。因此,家长应寻找出孩子做恶梦的诱因,尽量避免。对于还幼小的孩子,家长要避免用“大灰狼来了”、“把你关在黑房子里”、“爸妈不要你了”等带有恐吓性质的语言刺激孩子,否则易导致孩子恶梦连连。

  二是采取反复排演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上小学的孩子。第一步是让孩子详细地描述恶梦的内容,从开始直至结束整个过程,如果能用文字或图画描述出来最好。第二步是设法改变恶梦的结局,如跳下悬崖时,你可让孩子选择背负降落伞;被大灰狼追赶,可让孩子选择遇到了爸爸。第三步是想象新的结局,如跳崖时,你可让孩子打开降落伞安全着地;大灰狼扑上来时,可让孩子想象爸爸一枪把它打死。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