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心理行为语言 >> 进一步激发宝宝的探究心

进一步激发宝宝的探究心


www.cnkang.com  2012-2-6  《母子健康》    
核心提示:进一步激发宝宝的探究心   鼓励宝宝有更多非常规的玩法   好奇心何以能够上升为创造力?有时靠的正是一种非常规的的游戏手段。比如幼儿园老师让宝宝自己发豆芽,并……

  鼓励宝宝有更多非常规的玩法

  好奇心何以能够上升为创造力?有时靠的正是一种非常规的的游戏手段。比如幼儿园老师让宝宝自己发豆芽,并让宝宝每日口述、妈妈记录“豆芽日记”,在收集好绿豆、红豆、芸豆、蚕豆之后,宝宝执意要让自己爱吃的怪味豆和鱼皮花生也加入“发芽”行列。迫不及待地干涉宝宝、试图将宝宝拽回所谓“正确的轨道”上来,恰恰使宝宝错过了许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岔道,比如上面这个例子,如果你不让宝宝种一种怪味豆和鱼皮花生,他永远也不会明白生的干果豆类与熟的干果豆类有什么不同,他也不会明白种子的力量来自何处,也不会明白为什么“芽长长了,豆子却变小了,”或者为什么“不发芽的豆子会发霉”。

  做“不知道”妈妈,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宝宝的探究心

  妈妈对宝宝的问题一概敷衍说“不知道”,当然会打压宝宝“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热情,但若宝宝每次问“为什么”,妈妈都忙不迭地给出标准答案,未必见得是好事,这等于是替宝宝省却了探究的过程,直接吃到了现成的“馒头”。而培养宝宝好奇心的最佳方式,却是从“种小麦”开始,一步一步做具体指导,让孩子最终吃上自己做的“馒头”,从这个意义上讲,做“不知道”妈妈意义更大——先说“这个问题我也不太清楚”,再说,“不过我们可以去问百科全书(google、百度、新浪,或者宝宝的科学课老师);或者我们可以做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教育手段对宝宝形成创造力而言很重要,因为妈妈在这一过程中教会他“研究方法”,教会他到哪里去搜索正确答案。对3岁以上的宝宝而言,这是培养他的“学术能力”的重要过程。

  所以记得在回答“面包为什么会发霉?”“月亮干嘛要跟着咱们走?”“风筝为什么会飞上天?”之前,先反问一句,“宝宝怎么认为?”“怎么证明宝宝的想法是对的?”孩童头脑中的思维马达,才会发动起来。

  妈妈是宝宝的第一任教师,一个好奇心十足的宝宝,必须由对万事万物怀有兴趣的妈妈来“制造”,这是肯定的。文/潇湘君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