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心理行为语言 >> 父母吵架易致孩子多动

父母吵架易致孩子多动


www.cnkang.com  2012-2-7  大洋网--现代育儿报    
核心提示:父母吵架易致孩子多动   日前,在广州市儿童医院,记者采访了汪玲华主任,在采访中,汪医生向记者介绍了一个案例——   号号(化名)今年4岁10个月,他在幼儿……

  日前,在广州市儿童医院,记者采访了汪玲华主任,在采访中,汪医生向记者介绍了一个案例——

  号号(化名)今年4岁10个月,他在幼儿园非常容易冲动,稍有不开心就喜欢打同学,随便乱发脾气。上课时,小朋友都在认真听课,但号号就是不遵守纪律,习惯下座位走动,去招惹同学,号号虽然学习知识的领悟力较强,但由于他经常在学校惹事,老师建议家长让孩子换幼儿园。

  汪医生指出,号号的这种表现,是一种多动行为。儿童的多动行为与大脑发育、遗传、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大脑发育障碍会导致儿童多动行为,血铅含量过高的小孩也会有此表现。此外,家庭有大的事件发生,比如父母离异、父母剧烈争吵或者打架流血、亲人去世等社会心理因素刺激孩子,也会造成孩子的多动行为。

  生活当中,像号号一样出现多动行为的孩子比比皆是,汪医生在就诊时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案例。她向记者指出,要想医治号号那样的多动行为,需要根据儿童心理“对症下药”。

  首先,父母应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吵架等过急行为,父母争吵易造成孩子激动,导致孩子大脑功能失调,引起多动。

  其次,针对孩子多动行为表现为很难坐得住的特点,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在固定的安静环境、固定时间进行诸如画画、讲故事等学习活动,训练孩子的“坐功”。

  再次,家长可让孩子多做一些训练前庭平衡功能的运动来改善孩子的多动行为。比如多玩跳跳床、拍篮球、打乒乓球、走平衡木、穿珠珠等。这样可让孩子肢体对感觉空间感觉进行适应,培养大脑的协调能力,这有利于改变孩子的多动行为。

  最后,家长也应考虑带孩子上医院检查是否血铅含量过高。一般而言,血铅含铅过高,与孩子爱吃手指或与汽车的尾气等环境因素有关。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