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心理行为语言 >> 是孩子的坏习惯还是病?

是孩子的坏习惯还是病?


www.cnkang.com  2012-2-20  舜网-济南时报    
核心提示:是孩子的坏习惯还是病?   常听家长这样描述自己的孩子:不听话、玩起来就没有歇停的时候,上课容易走神,作业拖拉,学习成绩差,迷恋网络游戏……批评他也满不在乎,……

  常听家长这样描述自己的孩子:不听话、玩起来就没有歇停的时候,上课容易走神,作业拖拉,学习成绩差,迷恋网络游戏……批评他也满不在乎,脾气还挺大,家长常常为孩子的这些“坏习惯”伤透了脑筋,不知道孩子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专家解释孩子之所以出现小动作多、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成绩差、冲动任性、不停地挤眼、皱眉、清嗓子或粗话脏话连篇,而且屡劝不改等现象,都是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在作怪。

  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发病因素很多,如轻微脑组织损害、环境污染,铅、汞、镉中毒、食物过敏等等。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导致神经递质出现失衡,从而引起儿童多动、抽动症状的发生,患儿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家长不要误以为是孩子的坏习惯,应及时给孩子合理、有效的治疗。

  专家强调,如果患儿未能得到有效治疗,后果严重。首先,难以控制的冲动,情绪严重不稳,易出现酒精或药物依赖,癔病,焦虑症和类精神分裂症等。其次,因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加上冲动任性,无法同别人友好相处,易被同学歧视和嘲弄,极易产生自卑心理,厌学情绪,有的逃学直至辍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因文化基础知识差,学不到必需的生活技能,难以谋到理想的职业。再次,因自控力差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引诱,发生打架斗殴、偷窃抢劫等违法行为。

  因此,孩子如果患有多动症或抽动症,应及时、有效进行治疗,以免误了孩子一生。


相关报道:多动症不仅仅表现为多动   
          家长误判孩子的“多动症”   
          多动症服药同时要重视教育 
          小儿多动症治疗的3大误区   
          让多动症的孩子尽情动动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