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家庭教育 >> 怎样对待孩子的对抗行为

怎样对待孩子的对抗行为


www.cnkang.com  2012-3-2  新浪母婴频道    
核心提示:怎样对待孩子的对抗行为   一般说来,正常儿童中有60-80%的孩子不能按父母的要求去行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孩子总是歪着头与父母对立,这说明孩子的行为发生了问题,再不加紧……

  一般说来,正常儿童中有60-80%的孩子不能按父母的要求去行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孩子总是歪着头与父母对立,这说明孩子的行为发生了问题,再不加紧矫正,会埋下严重的隐患。

  幼儿的对抗行为与家庭教育方式直接相关。严厉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命令过多,处处限制孩子,甚至斥责辱骂,唠叨个没完没了。这样的家教环境使孩子产生反感,渐而积怨,以至行为对抗,不想听也听不进父母的话。

  幼儿顺多行为的培养,是儿童社会化的基本前提。要求孩子顺从大人,绝不是把孩子当做大人的附属品进行驯化,而是培养孩子具有顺应环境的能力,即孩子按教育的客观要求来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学前儿童若总是对父母持对抗行为,进入小学后也不可能很好地顺从老师,适应学校和社会环境。

  如何减少孩子的对抗行为呢?

  第一,父母对孩子要温柔。大家都知道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父母总是持过激态度对待孩子,则会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如父母态度温柔,孩子自然会亲近父母,听从父母,顺从父母。

  第二,多表扬,少惩罚。经常肯定孩子的积极行为,消除孩子的对抗心理

  第三,“熄火法”。当孩子的对抗行为发作之初,大人应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握住孩子的手,教他用深呼吸来平定情绪。

  第四,“条件训练法”。训练的第一阶段:父母主动参与孩子喜欢的一促游戏,观察孩子的行为,不给或少给指示、命令。如孩子与大人玩得很好,就赞赏、鼓励他的合作行为。训练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父母主动要求孩子去从事某项活动,允许他有足够的时间来考虑父母的要求。当孩子按照父母的意见行事,并配合得好、完成得快时,应给予鼓励。如果孩子发脾气,不合作,则当即停止游戏,而且声明是由于他不听话才停止的,直到孩子接受父母的要求、一起合作为止。这种“条件训练法”运用得好,能达到帮助孩子克制自己行为、顺应环境的目的。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