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潜能开发 >> 早教专家信箱:1-2岁

早教专家信箱:1-2岁


www.cnkang.com  2012-4-26  《妈咪宝贝》    
核心提示:早教专家信箱:1-2岁   Q:女儿1岁多,很淘气,大人说,她就打人或者掐人家的脸,打完人家就开心地笑。爸爸很厉害,她就不敢打他。宝贝这么小,要不要纠正她的打人行为?   ……

  Q:女儿1岁多,很淘气,大人说,她就打人或者掐人家的脸,打完人家就开心地笑。爸爸很厉害,她就不敢打他。宝贝这么小,要不要纠正她的打人行为?

  河北 李英

  A:宝贝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模仿、学习周围的人所表现的言行举止,逐渐学会与人交往的技能。宝贝的有些动作确实稚拙可爱,但她并不能分辨其行为的对错。成人不同的态度就是对她的行为进行鼓励或制止的信号。

  1岁的孩子打人虽然不会给人造成伤害,但如果成人见了她打人就哈哈一笑,甚至给她鼓掌,宝贝的这种行为就会得到强化,逐渐养成打人、掐人的不良行为习惯。如果宝贝养成了喜欢攻击别人的习惯,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技能和能力,她将成为不受欢迎的人。很多有打人习惯的宝贝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不受欢迎,却逐渐因不受欢迎而形成急躁、自卑或冷漠等消极个性。所以,为了宝贝将来的幸福,一定要纠正宝贝打人的行为。

  宝贝知道爸爸厉害时就不伸手,打了别人自己还笑,说明她的心智发展很好,知道观察成人的表情并据此作出相对准确的反应。当宝贝偶尔扬手打人时,要用眼神或手势来制止她打人、掐人的行为,引导她逐渐明白什么是好的、被允许的行为,什么是不被允许的行为。

  Q:我儿子在家很任性,要什么如果不能马上得到,就大哭大闹,直到需要被满足,但在外面玩时他却很胆小,看到别的小朋友玩虽然也想参加,但只敢站在一边看。即便父母鼓励他去和小朋友玩,他也不敢说话,别的小朋友抢了他的玩具,他甚至不敢出声,只是愣愣的看着人家,然后跟父母哭闹。怎样让宝贝的胆子练得大一点呢?

  江苏 余晓丽

  A:在家里任性、霸道、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在外面却胆小、过分依赖,是很多独生子女的通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家人宠爱过度,呵护过分细致,限制过多。当面对新环境和不熟悉的人和小朋友时,宝贝虽然有和小朋友交往的愿望,但是因为平时过分依赖家长而怯于交往、遇到争抢也不会适度反抗,缺乏交往的技巧和能力。

  基于这样的原因,家长对宝宝应适当放手,不要凡事包办代替,而要多鼓励他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告诉他正确的做法,并对他的尝试给予鼓励。宝贝的能力强了,自信心也会跟着增强,胆子也会逐渐加大。

  平时,应多让宝贝在户外活动,多与其他小朋友接触,在实际生活中练习交往技巧。父母可以教他一些交往的具体技巧,如用玩具与别人合作玩,向别人提出参加游戏的要求等等。当宝贝与家人或与小朋友一起玩,表现出好的行为时,家长要告诉他这样做很好,给以鼓励。当他表现出消极行为时,要告诉他这样做不对,为什么不对,让宝贝明白究竟应该怎样与小朋友交往。

  对宝贝的任性和哭闹,家长可以采取适当的“冷处理”方法,用他平时喜欢的事物转移他的注意力等方法来改变他。平时,家长要满足宝贝合理的和基本的需要,但不要事事满足他的要求,还要引导他学会以合理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要求再给以满足。

  Q:女儿脾气很急,要什么必须马上得到,否则就会哭闹很长时间,再给她也不要。爸爸说她几句,她就说“不要爸爸!”而且好几天看见爸爸就哭闹“不要爸爸”。怎么做才能改变她的急脾气?她说“不要爸爸”是不是真的记爸爸的“仇”了?

  上海 玉静

  A:因为爸爸对宝贝的行为表示不满,“不要爸爸”是她对爸爸不满意的直接表达。如果平时家长哄劝宝贝时经常说“我们不要某某”,宝贝就会学会这种表达不满的方式。她当然不会真的记爸爸的“仇”,但是,如果家长在养育子女问题上经常出现矛盾,不能保持观念和态度上的一致,特别是经常在宝贝面前发生争执,或有意“制造矛盾”,比如问宝贝“最喜欢谁”,当爸爸批评宝贝时,其他家人用“不要爸爸”来哄劝,这样一来,势必加剧宝贝的任性和急躁。

  宝贝急脾气一般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为遗传,父母双方有一个人急脾气,宝贝就有可能比较急,这是很难改变的;另一主要原因是环境影响,家长处事的言行举止是宝贝模仿学习的榜样,要改变宝贝的急脾气,父母应首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以免自己的急躁行为特征潜移默化地影响宝贝。

  纠正宝贝的急脾气可以从延迟满足做起。对于宝贝的各种要求,家长可以提出某些条件(必须合理)拖延一段时间再满足其要求。对于宝贝的无理要求或哭闹,父母可以假装看不见,一定不要急于哄劝或发脾气,假如周围没有人,小孩子是不会哭闹的。某些游戏,比如传统的游戏“木头人”,“红灯绿灯”等,可以作为亲子游戏经常进行,通过游戏,可以减轻她的急躁情绪。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