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
![]() |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
![]() |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
![]() |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
![]() |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
![]() |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
![]() |
学龄前 少 儿 |
孩子的懦弱是家庭教育的“副产品”。许多父母怕孩子吃苦受累,不让干这做那,就是儿童形成怯懦心理的主要原因。
改变孩子的怯懦心理,首先就要改掉大人的过分保护,应该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外出活动与他人交往的机会。特别是由老人带养的小孩,更需要从家这个“小世界”里解放出来,让他们接触、认识更广阔的世界。
有目的地给孩子一些可以独立完成的有时间限制的任务,是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生活的过程,如果中遇到困难,父母的鼓励、指导和帮助更能让孩子从中体验乐趣,并增长生活的经验。当任务完成时,孩子赢得的不仅有父母赞许,还有自信心。
父母要告诉孩子,做胆小鬼没出息,让孩子鄙视胆小鬼。同时可以配合一些勇敢者的故事或者卡通英雄来引导孩子明白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针对孩子存在的具体弱点,还应有的放矢地进行锻炼和诱导。比如,孩子在生人面前不敢讲话,每当有客人来时,应该让孩子与客人接触,并锻炼他与客人交流(这个工作可与客人讲明,并求得客人的配合,让客人有目的地发问)。一回生,两回熟,会逐渐改变孩子的怯懦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