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
![]() |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
![]() |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
![]() |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
![]() |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
![]() |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
![]() |
学龄前 少 儿 |
一、设计意图
幼儿的成长倾注了家人、老师、同伴以及社会大家庭大量的心血和爱。本次活动以“母爱”为支点,截取几个生活中常见的爱的表达方式:爱是亲亲热热、爱是为了长大、爱是一起分享、爱是给予帮助。引导幼儿理解、感受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体验爱的美好境界!
二、活动目标
l、帮助幼儿感受、理解爱的不同方式。
2、体验被爱和爱别人都是一种幸福。
三、活动准备
爱心卡,字卡,动物图片,人手一份小书,录音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爱心卡”,引出主题。
师:这是什么?
幼:是鸡心。
幼:爱心。
幼:这是心型卡。
幼:上面有字。
教学策略:幼儿发现卡上有字。顺着孩子们的“发现”,我及时地把问题转到了卡上的字——爱(love)。在他们好奇的询问中,我巧妙地接过这个“球”,自然地导入了我们的活动主题——爱(love)。
师:对,这张心型卡上面有字。你们认识这个字吗?
幼:我知道,那是一个“爱”字。
幼:还有英文字母。
师:对,这是“爱”的英文字母。
师:这是一张温暖的爱心卡。今天老师就和大家说说关于爱心的小故事。
教学策略与分析:此时,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给予了我提示:“老师,我想说。”“我有爱心故事。”……于是孩子们向我讲起了身边的爱心故事。
师:我想先听听你们在生活中感受到了谁的爱?(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爱的体验。)
分析:想让孩子们通过回忆身边的人给予自己的爱,来感受、体验得到别人的爱的快乐。
澜澜:我感受到了妈妈的爱。妈妈给我买了新衣服、新鞋子。
分析:在澜澜这句话的引发下,其他孩子的思维受到了局限,都纷纷围绕妈妈给自己买东西这一方面说了很多。他们是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到母爱的,这种具体的情感体验对于幼儿来说是浅表经验的体现,停留在他所经历过的某件事、说过的某句话这一层面上。
师:你们都感受到了妈妈的爱,除此之外还有谁也爱你呢?(爸爸爱你吗?爷爷奶奶爱你吗?他们是怎么爱你的?)
教学策略:为了让孩子能够把思维扩散得更深,更广,我及时地提出这一问题,引导孩子思考。
幼:爸爸带我到公园里去玩。爸爸爱我,我也很爱爸爸。
幼:我奶奶买了好吃的经常留着给我吃。我奶奶很爱我的。
幼:老师很爱我。我的手出血了,老师帮我贴了创口贴。
……
分析:通过老师的引导,小朋友们的回答就不仅仅停留在妈妈身上了,而是渗透到了家庭、幼儿园生活中与自己相关的其他成员,如:姐姐、姥姥、阿姨、叔叔……。
(二)、感受、理解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1、幼儿自由阅读爱心小书。
师:刚才大家说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很爱你们。那你们知道动物妈妈爱它们的孩子吗?它们是怎样爱孩子的?
教学策略:这里没有直接让幼儿回答,而是让他们自己从小书里去寻找答案。旨在充分发挥孩子相互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体现了幼儿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
师(出示小书):这本爱心小书就会告诉你答案。仔细看一看、找一找动物妈妈们是怎样爱它们的孩子的。
教学策略:在幼儿阅读前发出这样的提示,让幼儿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为他们自己寻找答案提供了帮助。
2、提问,按幼儿的回答依次出示相应图片。
分析:这4幅图分别包含了几种表现爱的不同方式:爱——亲亲热热,爱——让我长大,爱——一起分享,爱——给予帮助。
师:谁来说说你在书里看到了什么样的爱心故事?
教学策略:顺着孩子的思路去阅读一个个爱心故事,满足了孩子的意愿,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情绪中回忆、讲述看过的内容。
图—:猫妈妈和小猫的爱心故事。
师:猫妈妈和小猫在干什么?
幼:它们抱在一起。
师:它们为什么要抱在一起?
(幼儿自由讲述。)
分析:这个提问给了孩子大胆想象、充分讲述的自由。
幼:猫妈妈和小猫在草地上玩儿。
幼:在做游戏。
幼:它们在草地上滚。
幼:它们很亲热。
……
师:谁知道“亲亲热热”表示什么意思?
幼:就是不吵架。
幼:就是不打架。
幼:就是大家快乐地在一起。
师:还有什么动作也可以表示亲亲热热呢?
幼儿模仿亲亲热热的动作,感受爱是亲亲热热。
分析:让幼儿运用肢体语言这种特殊的表现、交流方式来感受爱,不但增进了与同伴间的友谊,而且帮助幼儿理解了爱的表达方式。
师:猫妈妈用“抱抱”来表达对小猫的爱;小猫觉得爱就是亲亲热热。(出示字卡——亲亲热热。)
图二:熊妈妈和小熊的爱心故事。
师:哎呀,小熊怎么了?
幼:掉到河里了。
师:熊妈妈怎么背对着小熊,不去救它呀?
幼:熊妈妈在喊人帮忙。
幼:熊妈妈不知道小熊掉到河里了。
……
分析:幼儿的回答表明,他们并不知道“小熊的成长过程中是需要学会游泳的”这一知识。在缺乏这种经验的时候,他们都以为是小熊掉到河里了。
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其实小熊是被它的妈妈故意推下水的。
教学策略与分析:得知熊妈妈是故意推小熊下水的后,好多孩子都觉得不可思议,脸上显露出疑惑、惊讶的表情——啊!为什么?熊妈妈太狠心了!看着孩子们的反应,我突然闪出一个想法:问问他们熊妈妈是否爱小熊。于是就有了举手表决的举措。
师:你们觉得熊妈妈爱小熊吗?
幼:不爱!
幼:爱的。
师生共同举手表决“爱”与“不爱”。
帮助幼儿理解“爱是为了长大”。
师:其实熊妈妈非常爱小熊,因为小熊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会游泳这项本领。它把小熊推下水是为了帮助小熊早一点学会游泳。
师:“现在你们觉得熊妈妈爱小熊吗?”
幼:爱……
分析:老师的引导给了幼儿知识的点拨,孩子们了解到熊妈妈的这种爱其实是在锻炼小熊,他们对熊妈妈的态度便有了一致的改变——熊妈妈是爱熊宝宝的。
师:熊妈妈的爱就是为了熊宝宝快快长大。(出示字卡——为了长大。)
图三:蜜蜂妈妈和小蜜蜂的爱心故事。
师:蜜蜂妈妈是怎样爱她的孩子的呢?
幼:蜜蜂妈妈带着她的孩子一起去吃花蜜。
幼:蜜蜂妈妈在喊小蜜蜂们去吃花蜜。
师:小蜜蜂们品尝着香香甜甜的花蜜,高兴地说:“爱是一起分享。”(出示字卡——一起分享。)
师:你有了好东西时和别人一起分享吗?
教学策略:为了帮助幼儿理解“一起分享”的含义,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分享经验来说一说,为他们提供一个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爱心的平台。
幼:每次有了好吃的,我总先分给爸爸妈妈。
幼:我会分糖给爷爷奶奶吃。
幼:我跟姐姐一起分水果吃。
幼儿互相交流分享的经验。
分析:幼儿在相互的经验交流中感觉到了自己的“伟大”,体验了与别人分享的满足感,同时也给“小气”的孩子提供了向他人学习的机会。
图四:蚂蚁妈妈和小蚂蚁的爱心故事。
师:蚂蚁妈妈爱它的孩子吗?它又是怎样表达对孩子的爱的呢?
幼:爱!蚂蚁妈妈把树叶当小船去救宝宝。
幼:蚂蚁妈妈用树枝撑着小船去救小蚂蚁。
……
师:蚂蚁妈妈在小蚂蚁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小蚂蚁帮助。小蚂蚁觉得爱就是给予他人帮助。(出示字卡——给予帮助。)
师:除了妈妈给了小蚂蚁帮助,还有谁也帮助了小蚂蚁?
幼:小树叶也帮助了小蚂蚁。
幼:小树枝也帮助了小蚂蚁。
相互讨论:平时你帮助过别人吗?有没有得到过别人的帮助?
教学策略与分析:再一次为幼儿提供相互讨论的机会,在又一次的经验交流中,使他们体验相互帮助带来的快乐。
师:生活中,你帮我,我帮你,大家都是好朋友。找个朋友来“互相帮助”一下吧。
分析:通过几个简单的动物形象,帮助幼儿理解、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三)、欣赏音乐《爱的奉献》,体验爱带来的快乐。
师:“爱是亲亲热热,爱是为了长大,爱是一起分享,爱是给予他人帮助。老师觉得爱就是心里要装着别人!”“爱时时刻刻围绕在我们身边。让我们听着爱的音乐,一起感受爱的美好吧!”
放音乐《爱的奉献》。
五、活动延伸
欣赏“爱心果”
师:“这是我们幼儿园小朋友、老师、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的“爱心果”。这些果子里藏着许多许多的爱心故事,我们一起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