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潜能开发 >> 育儿要平和心态,别太功利

育儿要平和心态,别太功利


www.cnkang.com  2012-7-10  大河健康报    
核心提示:育儿要平和心态,别太功利   上周末,由慧与联盟教育机构主办的“幼教名家高峰论坛”在郑州举办。北京师范大学祝士媛、赵忠心教授来郑州讲学。记者发现,这个本来是为提高……

  上周末,由慧与联盟教育机构主办的“幼教名家高峰论坛”在郑州举办。北京师范大学祝士媛、赵忠心教授来郑州讲学。记者发现,这个本来是为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讲座,其中有许多观点对普通家长也颇有益处。

  识字多少不是聪明的标准

  赵忠心: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是中国当代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的开拓者。

   观点一:不赞成把0-6岁称做“学前教育”

  因为这个时期不仅仅是为孩子上学做准备,更重要的是为孩子一生发展打基础,是孩子一生的成长基础。什么是学前教育?难道孩子出生就是为了上学?这样就太功利了。

   观点二:幼儿教育,“体育第一”

  学龄前阶段一定要把体育放在第一位,教育的顺序应该是体、德、智,身体不好了,其他的都谈不上,0~6岁孩子在这个时期是成长发展最快的,身高、体重成倍上翻,所以一定要把身体的保健放在第一位。

  但实际上许多家长把智育放在了第一位,这肯定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没好处。现在许多家长把孩子的读书、习字等放在第一位,实际上就是一种功利目标——上小学。孩子两三岁就认识好多字其实并没有多大用处,因为从唯物认识论方面讲,首先就是要进行感性认识。

  这个时期的确是要学习,但不是发展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生活常识,掌握丰富的感性知识,为以后学习理性知识打基础。缺乏感性知识的积累,学习理性知识只能是死记硬背、囫囵吞枣。

  观点三:学前教育很混乱

  学前教育发展状况很混乱。实际上双语幼儿园我是不赞成的,学龄前的孩子很重要的就是掌握本民族语言,就是本土语言、母语,这是最重要的。本土语言还没掌握好呢就学外语,这个很不科学。像台湾就明令取消双语幼儿园,加强本土教育。

  我有一些留洋的教育学博士朋友,翻译一些文章之后还要让我看,因为他虽然翻译的是汉语,但是是外国语法,就是因为本土语言掌握不好。孩子学外国东西之前先要把本土的东西学好。

  有一句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这不是科学的教育理念,它是一句典型的商业广告用语。家长要明白,孩子的成长是“长跑”而不是“短跑”,“起跑”并不是很重要,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观点四:学龄前教育的任务是:

  (1)体育,即身体保健。

  (2)道德启蒙教育。

  (3)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人交往的能力,适应集体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4)掌握感性知识,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生活常识。

  (5)掌握好自己的母语,本土语言,我这里说的掌握母语是指口头语言,而不是文字语言、书面语言。

  这些年社会上搞“识字教育”搞得很厉害,现在许多人认为孩子是否聪明是以能否识字、识字多少来衡量。其实这个标准是没有理论依据的。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