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心理行为语言 >> 多动症家庭治疗三大误区

多动症家庭治疗三大误区


www.cnkang.com  2012-7-13  广东新快报    
核心提示:多动症家庭治疗三大误区   专访专家:中大附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特聘专家 静进教授   新快报记者 陈艳   对于多动症人们已经有不少认识   ,它的学名……

  专访专家:中大附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特聘专家 静进教授

  新快报记者 陈艳

  对于多动症人们已经有不少认识

  ,它的学名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鄄HD)。说起它的三大特征,不少父母也耳熟能详:它不仅指孩子活动过多,更包括与年龄不相符的明显的注意力不能集中的问题;任性违拗和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家长围绕专家教授提出了他们迫切关心的问题。对于家庭对多动症孩子的治疗教育,专家提出几点误区。这是记者参加静进教授“教您防治儿童多动症、抽动症”专题报告会上了解到的。活动由中国多动症抽动症治疗网、中山医科大学药物开发中心主办,阿童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误区一:把提高学习成绩当治疗目的

  “我的孩子进行了治疗,为什么成绩还是上升不明显?”很多家长都知道多动症的孩子可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因此不少家长认为孩子的多动症得到治疗之后,语数英的成绩肯定会提高,甚至是以成绩提高多少来衡量治疗的效果。

  “把提高成绩当成多动症治疗的头等大事,其实这是本末倒置,往往会适得其反”静进教授说,多动症孩子80%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问题,如焦虑和缺乏安全感,他们经常体验着不愉快的情绪。加之在学校不被老师和同学理解、遭到排斥和孤立、学业失败等,特别容易导致这类儿童丧失信心和缺乏自尊;在家庭若再受到父母的责备甚至体罚打骂,则会加重他们的不良情绪,严重时还可能发展为儿童品行障碍和青少年违法。“对于多动症治疗最重要的总目标应该是保护、培养和助长患儿的自尊。”静进教授告诉记者,在日常治疗中,治疗的基本目标有三个:一是控制患病儿童的破坏性行为;二是稳定患儿的情绪;三是应对合并症,比如合并破坏性行为障碍、合并抽动障碍等。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去重视成绩的提高,才不会本末倒置。

  误区二:担心副作用而擅自停药

  对儿童多动症,临床上一直有药物治疗。但选择不太多。长期的医学观察证明,这种药物对治疗多动症是有效的。

  “但目前,这类药物属于管制药品,临床上使用是有限制的,有时可能诱发某些多动症儿童的并发症———抽动障碍,不少家长对用药存在顾忌和抵触。”静进教授指出,由于很多患儿家长不甚了解用药知识,害怕药物的副作用而不敢使用,或擅自中途停服药物,使得患儿病症得不到有效控制,疗效难以稳固。

  针对这种情况,静进教授指出,家长不应盲目抵制用药和擅自停药,应尊重医生的意见和建议。因为擅自停药会有反弹作用,影响继后的治疗及其疗效。从目前我国临床现状来看,可供治疗多动症的药物种类的确很少,有些中药还未得到临床循证医学的验证,有些传统医学疗法对某些患儿可能有一定疗效,但需进一步观察取证。静进强调,药物治疗加上综合性的治疗教育行为干预的方法效果会更好。

  误区三:家长互相攀比

  “××阿姨家的孩子考取了钢琴7级”“你怎么就这么不争气、这么不开窍!”这是多动症儿童家长经常挂嘴边的话,他们往往会拿别人家孩子的成绩比自家患儿的成绩。静进教授指出,在多动症孩子之中,家长攀比之心也是常见的误区之一,这种攀比和拿自家孩子不足之处比别人家孩子的长处,会加重多动症儿童的不自信和自卑心理,让孩子产生更严重的挫败感。对于多动症孩子,父母要切忌打骂和羞辱,要尽可能保护和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消除焦虑和不安全感,更多的鼓励孩子。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