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心理行为语言 >> 给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

给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


www.cnkang.com  2012-7-26  大河健康报    
核心提示:给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   小强今年6岁,有一天,表妹来了,小强把表妹带到他的卧室玩。可没多久,就听见房间里传来表妹的哭声,妈妈闻声跑进去,发现小强正在拿玩具……

  小强今年6岁,有一天,表妹来了,小强把表妹带到他的卧室玩。可没多久,就听见房间里传来表妹的哭声,妈妈闻声跑进去,发现小强正在拿玩具熊打表妹的头,妈妈赶紧把两个孩子拉开,并且批评小强说:“你再打表妹妈妈就不要你了!”小强刚想解释说:“是因为……”妈妈就打断他:“打人你还狡辩?”然后就命令两个小孩在不同的房间玩。

  心理分析】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产生矛盾十分正常,我们首先不能对此大惊小怪。有很多时候孩子之间的打闹只是他们交往的一种需要,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孩子喜欢恶意打人。案例中的家长在发现孩子打人的时候,只是采取避免或制止的手段。对于打人的孩子,家长也只是采取恐吓或警告的态度,至于为什么要打人,家长听也没有听就给予了否定的态度,这样,就把孩子表达的机会给剥夺了。

  【专家的话】很多家长不喜欢犯了错误还进行解释的孩子,以为这是在做无谓的狡辩,所以不管孩子说什么都是错的,甚至有的家长听到孩子解释后就更加生气。这样,孩子的表达愿望受到了负强化的作用,如此循环,也就形成了不爱说话的习惯。所以,当孩子表达自己情绪的时候,家长要用平和的态度倾听,用缓和的语气回应他们,让他们感到自己受重视,并明白遇事应通过语言交流的方式解决。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