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心理行为语言 >> 应如何训练婴幼儿的观察力

应如何训练婴幼儿的观察力


www.cnkang.com  2012-10-22  新浪母婴频道    
核心提示:应如何训练婴幼儿的观察力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要特别注意激发观察兴趣。比如,家长和孩子一起在户外散步,听到林中的鸟鸣,可以对小孩说:“听听,这是什么声音?是什么东西在叫啊?”……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要特别注意激发观察兴趣。比如,家长和孩子一起在户外散步,听到林中的鸟鸣,可以对小孩说:“听听,这是什么声音?是什么东西在叫啊?”并提议:“去看看。”像这样去唤起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观察兴趣。若孩子对事物表现出了一定的观察兴趣,家长要及时满足孩子的观察愿望。比如,与孩子一起仔细地观察,津津乐道地谈论有关话题,及时耐心地解答孩子的提问等。

  孩子只有对事物产生了兴趣,才会用心观察,并在观察过程中逐步提高观察能力。否则,他就会“视若不见”、“听而不闻”。因此,家长应注意选择一些新奇的、具有吸引力的事物作为观察对象来激发、培养孩子的观察兴趣。

  千变万化的自然界,五彩缤纷的田园生活,给孩子提供了广阔的观察天地。家长应该让孩子走出家庭这有限的空间到户外活动,给孩子提供接触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机会。

  清晨起床,家长可带孩子看日出。下班回家可以与孩子一同观赏日落的景观。节假日等闲暇的时间可以带孩子去公园赏花观景,到户外散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孩子广泛地接触外面的世界能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观察兴趣。如果有机会,还可以采回一些农作物标本让孩子观察,让孩子在家中搞一个小小的“生物区”,在大人的精心指教下和幼儿一起照料小动物或花草树木,让孩子从新奇到产生兴趣,然后进入观察。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孩子的知识,还能培养孩子观察的目的性、精确性、系统性,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

  培养婴幼儿观察力,还应了解幼儿观察的特点。家长在培养孩子观察能力的过程中,对孩子加强指导和教育工作,让孩子学会观察事物,掌握观察方法。

  1.由于孩子观察事物常常是无目的地东瞧西看,家长首先应该让孩子学会有目的去观察。在进行观察前,家长要给孩子提出观察的目的和要求,告诉孩子应该观察什么。但要注意观察要求的提出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及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

  2.家长应注意教会孩子从上到下、由外到内、从中间到四周、从局部到整体、从概貌到细节,有顺序地、系统地去观察事物,并要求孩子把观察到的简单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比如让小儿观察一条鲤鱼,可指导孩子先从整体看,鲤鱼的身子是扁的,两头小、中间大;从头到尾看,头上有两只眼睛,尾巴上有鳍。还可要求4~5岁的幼儿把他的所见所闻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若是5~7岁的小孩子,应对他的观察要求更高一些,比如让观察鱼是怎样呼吸的,怎样吃食物的,怎样用尾巴游泳的。

  在培养孩子观察力的过程中,指导孩子学习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观察活动,有效地提高孩子的观察力。例如,让孩子观察苹果,可先让孩子把苹果放在手上摸一摸,用鼻子去嗅嗅苹果的香味,然后再把苹果剖开,让孩子看看果内的颜色,再闻闻是什么气味,尝尝果内的味道。

  为了训练孩子观察的精确性和敏锐性,还要教孩子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比如,把两种形状相仿、颜色相仿的事物放在一起,让孩子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