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护理保健 >> 给孩子买玩具也要小心噪音

给孩子买玩具也要小心噪音


www.cnkang.com  2012-10-24  中国经济网    
核心提示:给孩子买玩具也要小心噪音   耳朵,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让大家感受到了世界上各种奇妙的声音。今年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根据福建省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中心数据显示,2008年共……
  耳朵,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让大家感受到了世界上各种奇妙的声音。今年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根据福建省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中心数据显示,2008年共筛查新生儿1706人,其中最终诊断有288个新生儿患有听力障碍,患病比例相当高。

  指导专家

  张榕: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耳鼻喉科主任。

  A.细菌、病毒感染

  感冒治疗不及时也可能导致耳聋

  据国外医学报告统计,婴幼儿中耳炎的发病率高,其中以分泌性中耳炎为主。国外儿童(6月龄)第一次分泌性中耳炎累计发病率35%-85%,1岁时约为50%-96%。

  张主任说,不少宝宝在感冒后,家长都只是注意他们的一些呼吸道症状,比如有没有发烧,有没有流鼻涕,有没有咳嗽等等,很少会留意宝宝耳朵的一些变化。

  最近,天气变化比较大,感冒的宝宝有不少。张主任介绍,门诊上就遇到一些因为感冒引发中耳炎的。

  2周岁的小星几天前感冒了,感冒鼻塞、发烧的现象虽然很快得到了缓解,可是有一个细节却让家长很担心。

  小星好像在听觉上出了问题,平时叫他都是很警觉,可是这几天家长都要喊上好几声宝宝才会有所反应。担心宝宝听力出现问题,家长急忙带着宝宝来到了医院。

  张主任一检查,发现宝宝感染了分泌性中耳炎,要立即治疗,否则就很容易发展成为慢性的中耳炎,甚至还会发展成化脓性中耳炎,这就更容易引起一些炎症的发生,从而影响宝宝听力。

  另外,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感染了一些传染疾病,如梅毒麻疹、流感、腮腺炎、脊髓灰质炎、病毒性肝炎、乙脑、风疹等,都有可能使得残留的病毒、细菌通过血液传播到胎儿身上,而这些致病因素就很有可能在宝宝出生后表现为听力障碍的问题。

  B.耳毒性药物

  产前滥用抗生素最糟糕

  不少孕妇在怀孕期间,用药十分不规范。比如感冒了,就胡乱吃些抗生素,而一些抗生素的使用会导致胎儿在母体中出现药物中毒的现象,从而使其在出生后出现先天性耳聋的现象。

  比如奎宁、水杨酸、氨基甙类,像卡那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等,如果母亲在孕期用了这些药物,都是极有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现先天性耳聋的现象。

  另外,如果宝宝在出生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特殊状况,比如难产、早产、缺氧、子痫等产时因素,也会影响宝宝听力。

  当然,不仅在孕期母亲的用药要规范,在宝宝出生后自身也要谨慎用药。张主任就聊起,现在许多家长看见孩子一生病,就会急着擅自使用抗生素消炎,实际上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抗生素的滥用。

  比如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实际上可以少用抗生素的,只有当孩子出现耳朵流脓、发炎等化脓性中耳炎时,医生才会依照病情斟酌用药。抗生素的滥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听力。   

   C.听觉系统损伤

  给孩子买玩具也要小心噪音

  玩具在一定程度上有开发智力的作用,但是一些带声音的玩具家长在选择时还是要注意。

  比如载人电动玩具车的噪声就高达74-97分贝;玩具机动车、连射的机关炮等,在10厘米内噪声会达到80分贝以上;还有一种大型“音乐枪”,噪声可达110分贝以上。

  如果玩具的噪音超过70分贝,就会对儿童的听觉系统造成损害。如果噪音经常达到80分贝,儿童会产生头痛、头昏、耳鸣、情绪紧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因此,家长在给孩子挑选玩具应该尽量避免噪音过大,同时控制孩子接触玩耍玩具的时间。

  D.听神经疾病

  “失聪”宝宝听力“失而复得”

  明明是在一家两代人共同的瞩目下出生的,可以说是比金子还金贵。就是这样的大胖小子,在一次听力筛查中却给全家蒙上了阴影。

  检查发现,明明听力出现障碍,无法听到声音。专家的意见,则更让全家人跌入谷底--明明需要植入人工耳蜗,伴随终生。带着孩子辗转看了各地的名医专家,结论还是一样。

  就这样整整过了一年,就在家长决定放弃治疗,进行手术的时候,明明突然又能听见了。

  “那天我在家里洗碗,不小心摔碎了,声音很刺耳,在照顾孩子的婆婆却发现宝宝往声源方向扭头。”这一发现让明明一家很惊喜。又接着做了些检查,发现明明的听力正在一步步好转。

  张榕主任了解了这个案例后,分析宝宝可能得的是听神经疾病,这指的是刚出生的新生儿,听觉神经出现变性。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恢复,新生儿的听力就很有可能出现好转。

  张主任说,这个听神经病也是较新发现的一种导致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因素,与新生儿在母体或是出生后的状况有关。比如宝宝出生时有缺氧,或者出现黄疸,或是低体重儿,这些都很有可能导致新生儿患上听神经病

  另外,张主任也指出,如果听觉神经不存在变性的问题,那么也有可能是宝宝的一些自身免疫性遭到破坏,从而出现听力障碍。

  5成新生儿听力障碍是人为造成的

  先天性耳聋指的是宝宝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就已存在的听力障碍,分为遗传性与非遗传性两种。张主任介绍,这两种患病的几率各占50%,其中遗传性耳聋中以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最为常见,表现为重度语前聋。

  遗传因素无可避免,这取决于父母双方常染色体的显隐性。而另外50%导致新生儿先天性耳聋的非遗传性因素,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早预防。

  非遗传性因素主要指的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耳毒性药物以及声损伤。   多关注早筛查

  专家建议,当宝宝出生后,要密切关注他的听力状况。如果你的孩子与下述进程不符合,请及时进行听力筛查。

  新生儿:会被突然的响声惊吓;

  三个月:可分辨出亲人的声音;

  六个月:可把头或眼睛转向发声处;

  十二个月:可模仿一些声音,或发出“妈”“拜”等简单的声音;

  十八个月:知道并可说出一些简单名词,例如喜爱的玩具、食物等;

  二十四个月时:可善用某些简单词汇,并明白一些指示;

  两岁半后:可清楚地用很多词汇讲话。

  另外一些学龄前或是刚上小学的儿童,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以下的异常情况,家长也要提高警惕,也许这是孩子听力受损的表现:

  1.叫他常没反应;

  2.成绩下降(听不到老师的话);

  3.常说听到铃声(耳鸣);

  4.讲话很大声;

  5.电视的音量调很大;

  6.发音不正确;

  7.注意力不集中或常做白日梦。

  正常的听力是很重要的。家长平常要多注意小孩的表现,及早发现听力问题并加以适当治疗,可使损害减到最低。

  了解更多儿科知识,请进入儿童疾病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