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心理行为语言 >> 别让孩子由怕生变孤僻

别让孩子由怕生变孤僻


www.cnkang.com  2012-11-2  《生命时报》    
核心提示:别让孩子由怕生变孤僻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现,一些孩子比较“怕生”,见到父母的同事或朋友会本能地躲到家长身后;有些孩子则比较“人来疯”,只要家里一来客人或到别人家做客……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现,一些孩子比较“怕生”,见到父母的同事或朋友会本能地躲到家长身后;有些孩子则比较“人来疯”,只要家里一来客人或到别人家做客,总是比平时更加活跃兴奋。不要小看这种“小孩子”的差异,除非在人生中遇到什么重大变故,否则这种差异会伴随他们的成长并保持终身。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杰罗姆·卡格恩说:“当我们同陌生人在一起时,害羞要比正常紧张或半信半疑的焦虑状态更强烈。羞涩的人有可能是内向型的人,但内向型的人不全是害羞的人。”

  害羞存在危险因素,但它同时是一种保护性品质。对于青少年来说,害羞的孩子也许比那些开朗孩子的朋友少,但他们涉及暴力犯罪或团伙犯罪的几率也更低,因为他们会主动躲避那些坏人。但如果孩子或成人严重缺乏自信或安全感,把自己与他人隔绝开来,达到自我封闭的程度,就是一件坏事了。至于如何防止孩子从害羞变为孤僻自闭,不妨参考以下几点:首先,帮他树立安全感和自信,多鼓励他发展自己的特长,赞扬他的进步和成绩。不要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让他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就可以了。

  其次,多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如及时送孩子进托儿所、幼儿园,而不是让老人在家带。读书后多让他们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等。

  最后,让孩子知道,大多数人都是没有恶意的,多与人交往会为自己的未来增加更多的机会。▲

  (肖震宇)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