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心理行为语言 >> 让孩子拥有健康的性格

让孩子拥有健康的性格


www.cnkang.com  2012-11-4  新浪母婴频道    
核心提示:让孩子拥有健康的性格   有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命运就在他的性格中。一个人一生是否有作为,是否成功,是否幸福,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往往是性格,而不是智力。   美……

  有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命运就在他的性格中。一个人一生是否有作为,是否成功,是否幸福,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往往是性格,而不是智力。

  美国心理学家推孟所做的一项长期追踪研究证明了这一点:他和助手们从25万儿童中选出1500名智力较好的儿童,对他们进行跟踪调查,30年后这些孩子有的成了社会名流、专家、学者,而有的穷困潦倒、乞讨街头。

  性格是一个人对人、对事、对物所表现出的较稳定的态度。如对待自己是自信还是自卑,自我接纳还是自我否定;对待他人是热情、关爱,还是冷漠、麻木不仁;对待学习和工作是勤奋刻苦,还是自暴自弃;对待财物是节俭、珍惜,还是浪费、暴殄天物。

  其中,勤奋刻苦、有责任感属于动力性因素,自信和自我接纳属于调节性因素。此两种因素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好比航船的桨和舵。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孩子一出生如果得到较好的看护和喂养,就会对周围世界产生安全感,否则会产生怀疑感;从孩子开始爬行和行走直到5岁这段时期,孩子表现出主动探索周围世界和凡事都要自己去做的倾向,这种倾向如果得到保护,则能够形成主动性和自主性,否则就会产生内疚感和羞怯感。

  不少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长的过度关注和过分保护。孩子具备一定活动能力时,家长生怕受到意外伤害,怕摔跤,怕磕碰,对孩子的一切事情都包办代替,不让孩子自己吃饭,怕弄脏衣服、泼泼撒撒。不让孩子自己脱鞋袜,嫌慢、嫌麻烦。当孩子执拗地坚持要自己做,以至于捅出漏子的时候,家长烦躁地大发脾气,指责和打骂孩子。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孩子的主动性和自主性长期受到挫伤,往往表现出过多的自责、内疚和羞怯,甚至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讨人厌。

  北京教育科学院所作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有6.6%的小学一年级孩子在入学时就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带着严重的自卑心理上学,他们上课不敢发言,不敢去找老师。本来可以做的事,由于怕做不好而不敢去做。常常说“我不行,我做不了”。

  这些孩子就是家长过度关注和过分保护的牺牲品。改变这种性格,教育好这样的孩子可谓困难重重。对此,家长们在培养孩子的健康性格上不能不引起高度警惕。(文/杨 静 责任编辑:三 宅)



    关键字:性格  自信  孩子心理  家庭教育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