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心理行为语言 >> 秩序感帮我形成好习惯

秩序感帮我形成好习惯


www.cnkang.com  2012-11-15  新浪母婴频道    
核心提示:秩序感帮我形成好习惯   心理关键词:秩序感   谁说我只会乱扔乱放东西,没有一点生活秩序?   其实不然。我天生喜欢井然有序的生活环境。如果父母从我出生以后,注意……

  心理关键词:秩序感

  谁说我只会乱扔乱放东西,没有一点生活秩序?

  其实不然。我天生喜欢井然有序的生活环境。如果父母从我出生以后,注意为我提供整洁、规则、文明的生活环境,就好比在我的心灵铺上一层最佳底色,会帮助我形成良好的 生活习惯。

  行为描述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大家坐在客厅里正说着话,元元从外面回来了,妈妈带着18个月的儿子跟客人一一打招呼,可刚说几句话,元元就“哇”地大哭起来,手指着一个阿姨边哭边叫,弄得这个阿姨莫名其妙,禁不住一脸尴尬。这时,奶奶突然明白了:“这是我平时抱元元坐的位置。”于是,让这位阿姨换了个座位,奶奶抱着元元在这里坐下。元元马上安静了。后来,奶奶离开了客厅,这个位置即使空着元元也不闹了。

  心理分析

  如果父母不理解宝贝的心理需求,会觉得现在的孩子真霸道,是他的东西别人就不能动。其实不然,这是宝贝空间方位知觉发展的表现,反映了宝贝对空间秩序感的认识和体验。

  这一时期宝贝的秩序感具有刻板性,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秩序是不可更改的。过去形成的记忆模式是这样,现在也必须是这样。如果他的玩具换了地方,座位被别人占了,自己的小床睡了其他小朋友,就可能感到不安,性子较急的宝贝会出现大哭大叫的情绪反应。理解了宝贝的这一心理需求,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宜的养育策略。

  心理疏导策略

  1.为宝贝留下整洁、规则、文明的第一印象

  秩序既是自然界造化的和谐美,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基础,宝贝的秩序感是天人合一的自然发展结果。如果宝贝经常感受的是井然有序的家庭环境,和和睦睦的人际氛围,整洁规则的周边小区,那么宝贝就容易形成追求文明、规则的美好心理。所以,从宝贝出生以后,父母就要为他留下整洁、规则、文明的第一印象,为他的心灵铺上一层最佳底色。

  2.在宝贝产生秩序感的第一时间培养他的规则意识

  秩序感一旦形成,就让人产生身心愉悦的美感。父母要在宝贝产生秩序感的第一时间培养一系列良好行为习惯,帮助形成良好的自我形象。例如,进门就换拖鞋,上床上沙发要脱鞋,吃饭要端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不摇不晃,每个玩具放在固定的“家”里,纸屑垃圾放在垃圾箱里……第一时间的教育只是一两句话就奏效,否则宝贝很快会接纳了杂乱无章的“秩序”,那时费九牛二虎之力也未必有好的教育效果。

  3.改良宝贝的秩序感并培养灵活变通的性情

  多纳塔·艾申波茜博士在其名著《小脑袋大世界》中有一个观点:“能与持有不同整洁观的人共同生活也是一种生存能力。”这就说明不管是宝贝还是成人,成熟的秩序感需要一定的灵活与变通性。如果不分场合地用自己的秩序观强加在别人身上,秩序的和谐美就会大打折扣,就好像元元引起客人阿姨的尴尬场面。如果父母意识不到孩子秩序感的刻板性,就可能事事顺着孩子,使他形成任性、执拗的个性。因此,父母要多带宝贝出起走走,感受不同环境中的人与物,帮助宝贝认识到别人的“秩序”和自己的“秩序”可以不同,使他学会把“自我”与“他人”区别开来。观察发现,生活在家庭成员比较多的宝贝、喜欢跟人打交道的宝贝性情比较随和,这与他们常常见识不同事物和人物的“秩序”有很大关系。

  4.耐心培养宝贝归置秩序的技能

  宝贝天生爱好秩序,并特别渴望自己动手归置秩序。但由于宝贝的身心发育有限,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出现南辕北辙的效果。比如,本想帮收拾碗筷,却把水洒了满桌;本想帮忙擦地,却把地面搞得更脏;本想收拾玩具,却让玩具分了家。这时,父母不要觉得宝贝“碍事”或“笨手笨脚”,只要他自己愿做,就让他做,哪怕事后你还得重新收拾整理。

  5.为宝贝示范一半并把另一半留给他做

  宝贝由于经验不足可能做得不恰当,父母可示范其中的关键环节,以便宝贝模仿,其他环节则启发宝贝自己动脑筋,他想得慢也不要着急,做得不对也没有关系。留出一定的时间动动脑筋,大胆尝试一下,宝贝的能力就会渐渐提高。



    关键字:秩序感  好习惯  孩子心理  规则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