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心理行为语言 >> 常住院对精神健康有影响吗

常住院对精神健康有影响吗


www.cnkang.com  2012-11-28  新浪母婴频道    
核心提示:常住院对精神健康有影响吗   我在大学附属医院工作期间,曾经为在儿科、儿童外科等科室接受治疗的许多孩子提供过心理咨询和治疗。我发现患有慢性疾病(比如儿童糖尿病、慢性心脏病以及慢……

  我在大学附属医院工作期间,曾经为在儿科、儿童外科等科室接受治疗的许多孩子提供过心理咨询和治疗。我发现患有慢性疾病(比如儿童糖尿病、慢性心脏病以及慢性哮喘病等)的孩子,在对日常生活和学校生活的适应上,比一般的孩子困难的多,这多少有些出乎人们的意料。

  那些不足月出生、或者曾经长期住院的孩子(特别是曾在重病室里长期接受治疗、不得不和父母分开生活的孩子),可能经常会发生各种发育上的问题。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这些儿童都会存在心理上的问题。即使是那些出了问题的孩子,他们中的许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很好地把这些问题克服掉。

  那么,在那些患有慢性疾病的孩子们身上,经常会出现一些什么样的心理上的问题呢?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因为他们经常要接受自己并不愿意接受的注射、或其他各种各样的治疗,所以,在心理上就更容易产生不安。这些孩子只要一看到医生穿的白大褂就会吓的大声哭喊,并试图逃跑。在医院里,他们似乎总是显得惊慌失措。这种现象如果发展的再严重一些,他们不仅会对医院,而且会对其他所有以前不曾去过的场所都感到恐惧。

  如果我们的医疗护理能够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能够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并像欧美各国那样尽可能地在治疗的过程中减少病人的痛苦、给他们以更多的安慰和关怀,我想我们完全可以对孩子们的这种心理上的不安加以预防。同时,母亲们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必惊慌失措,要针对具体的情况对孩子进行解释和说服工作,尽量地使孩子们维持一种平稳的心理状态。孩子在很幼小的时候就要在重病室里长期接受治疗、不得不和父母分开生活的情况下,他们很容易患上“分离不安障碍”这样的心理疾病。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样,只有当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和自己的主要抚育人之间形成“选择性的爱的依赖关系”之后,他们才可能在心理上把自己和自己的主要抚育人分开。对于那些在心理上还很不成熟的年幼的孩子们来说,如果一下子就要让他们在没有自己的母亲、周围全都是陌生面孔的环境中生活,就可能诱发他们产生严重的心理不安。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本来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大小便的孩子,好像在突然之间就发生了很大的退步似的,经常把自己的大小便拉到裤子里,晚上也常常睡不着觉。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就需要做出各种努力了。比如,要尽可能地经常和自己的孩子见面,把他在家里经常玩的玩具带给他玩等。

  如果孩子患有儿童糖尿病,他就不能随心所欲地吃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且每天还要打针,所以他非常容易感受到心理上的压力。这个时期,正是他们要获得“自律性”的阶段,可是,这时他们既不能随心所欲地吃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同时每天还要打针、验血……。在他们看来,这是对他们生活的横加干涉,是难以容忍和接受的。如果父母能够很好地理解孩子们的这种心理,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尽管孩子们感到非常地吃力,他们最终还是能够慢慢地适应他们的住院生活的。

  可是,如果你不是这样做,而是采取一种高压的态度,在护理孩子的时候经常对他皱眉头、瞪眼睛,那么,从某一刻开始,孩子很可能会突然拒绝你给他提供的任何帮助。

  因为患有慢性疾病的孩子们不能经常到学校上课,缺课的时间特别多,所以在学习以及和朋友们的关系上也会遇到不少问题。因此,父母要经常和学校的老师进行沟通,针对各种具体的情况,想办法为孩子们提供一些特殊的帮助。其中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要尽量设法使在学校和孩子关系不错的一两个同学来帮助自己的孩子,并经常请他们到自己的家里来玩。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