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康网首页
男性 健身 | 休闲 | 保健 | 疾病 | 爱好 | 品味
女性 美容 | 整形 | 减肥 | 职场 | 情感 | 育儿
健康 男科 | 妇科 | 疾病 | 外科 | 体检 | 食疗 | 心理
生活 家居 | 旅游 | 养生 | 急救 | 解梦 | 星座 | 美食
医学药学 |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 老人健康
准备期 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怀孕期 孕期保健 |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 分 娩 期
分娩期 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新生儿 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婴儿期 1-3月宝宝 | 4-6月大宝宝
7-9月宝宝 | 10-12月宝宝
幼儿期 1-2岁宝宝
2-3岁宝宝
少儿期 学龄前
少 儿
您的位置: 中华康网 >> 心理行为语言 >> 家里有个“破坏狂”

家里有个“破坏狂”


www.cnkang.com  2012-11-22  女娲网    
核心提示:家里有个“破坏狂” 家里有个“破坏狂”   核心提示:小逸今年3岁了,简直就是一个小“破坏狂”。家里稍微结构复杂的东西都会被他拆得乱七八糟,但又装不回去,……
家里有个“破坏狂”

  核心提示:小逸今年3岁了,简直就是一个小“破坏狂”。家里稍微结构复杂的东西都会被他拆得乱七八糟,但又装不回去,很多玩具都因此“死无全尸”,还有很多贵重的用品也不能幸免于难,着实让人心痛。孩子的这种“破坏”行为是好是坏?做父母的该如何面对?

  家里有个“破坏狂”

  孩子破坏东西的原因

  1、对新事物的好奇。婴儿一生下来就有一种好奇心,促使小儿去探索。在对事物的探索过程中表现出喜欢拆卸东西,但由于能力有限,拆后往往不能重新装上,于是被家长视为“破坏”。

  2、情绪发泄。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较差、心情不愉快时就可能以摔东西来发泄不满,受到家长指责后不服气,为了报复将家里的东西毁坏。

  3、吸引大人注意。当孩子感到寂寞或是受到冷落,有时也会以摔东西来吸引别人对自己的关注。

  4、动作还不协调。小孩的动作发展还不很协调,由于活泼好动,但注意力又不能像成人那样集中,难免摔坏东西。

  如何看待孩子的“破坏”行为

  做父母的不应简单地否定,而应正确引导。一般来说,1-2周岁的孩子,既没有是非观念,也没有道德标准,更没有价值观念。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拆拆小玩具,看起来是破坏,其实是从中获得了知识,培养了探索精神,有助于孩子创造力的发展。当看到孩子将房间搞得一团糟,玩具被拆得七零八落,正丢在一旁,家长要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他们善于观察、勤于动手、乐于思考、敢于创造。当然孩子有时生气,会使性子,发脾气,故意把东西弄坏。大人对这种破坏性行为,要坚决制止,而且要弄清孩子不高兴的大兵团,有针对性的教育。

  家长要慢慢引导孩子建立什么东西可以碰,什么东西不可以碰的概念。比如他可以玩一个小皮球、摆弄一个大水桶,但他不可以把笔记本电脑当玩具,不然会有大麻烦。同时,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一些组合式的玩具,鼓励他尝试组合不同的造型。为了避免发生意外,孩子手里的东西要少棱角且质量好。


  • 搞笑
  • 女性
  • 生活
  • 热点
  • 精彩推荐